第五百零一章 文华门唱名

    第五百零一章 文华门唱名 (第3/3页)

    “好,萧郡守在此稍等片刻,我这就去写奏疏……”

    “更何况,皇太孙最爱人才,向来求才若渴——田敬此人,虽然与律法一道和《铸军魂》一科不够突出,但于农学一道,颇有建树,是个能做实事的人,殿下看重,有什么好奇怪的……”

    萧何笑着点了点头。

    这是要自己提前争取到自家大父的支持!

    增加此次出兵,以及成为主将的可能,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说完,王离当即转身就走,谁知道,刚走出两步,就被萧何在后面扯住了袖子。

    “回殿下,已经带了过来……”

    赵郢并不知道,刘邦因功封侯,在自己麾下将士心中到底引起了多大的波澜,此时,他正与前来拜见的冯去疾、陈平和熊心三人,商议着文科考试最后的排名。

    人群前面,一个衣衫破旧,浆洗得都有些发白的中年男子,忽然情不自禁手舞足蹈,转身与身边的好友击掌相庆。

    他扭头看向一旁的陈平。

    “萧郡守,果然不愧智者之名!”

    “是有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正要向王将军请教……”

    这份试卷被他们三个挑出来送到自己这里,恐怕多少也着这方面的原因。

    “王将军,写奏疏之前,不妨先给令祖写一封家书——说一说你想要出兵吐蕃的原因,以及你准备如何出兵……”

    无他,这话落在别人耳朵里,却无疑充满了浓浓的嘲讽……

    这个问题,他在家中的时候,曾听自家大父和阿翁讨论过。

    赵郢一听,顿时就明白了,什么文采不彰,什么律法不精,铸军魂成绩不好,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啊,雍兄,我考中了状元?就我这样的,竟然中了状元,你说,不会是考官把榜单搞错了吧……”

    “还有呢……”

    自然吸引了无数科举考生与城中权贵的关注。

    人群中,穿着一身锦绣长袍,看上去总觉得有几分滑稽的田敬,心情忐忑地紧紧跟在雍齿身边,伸着长长的脖子,朝着阿房学宫的门口张望。

    赵郢微微点了点头。

    有一句话,陈平没有说,殿下取材原本就不拘一格。

    他扫了一眼,发现自己这位大舅哥的试卷,虽然也颇有可取之处,甚至论起文采,也确实比田敬这篇要稍微好一些,但真论真才实学,却要差了一些。

    而且,还能借机向天下人表明一个态度,不管你是谁,不管你什么出身,你只要愿意为朝廷效力,朝廷就会为你们大开方便之门!

    身为刘邦的老乡,刘邦这两年风生水起,奇迹般攻城略地,平定西域,拿下大宛,成为皇太孙麾下第二个因功封侯的将领,他心中怎么可能没有想法?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本固而国愈强,腹有食而思教化……”

    不等他发问,萧何就已经说出了他心中的困惑。

    这份试卷,出自虞况之手!

    而虞况是虞姬的胞兄,自家老丈人虞田的嫡长子。而今随着虞姬为自己产下长女,并被始皇帝亲自赐名,整个虞家在咸阳的地位,几乎是水涨船高。

    大的道理,谁都能说上几嘴,但真要深入说下去,牵扯到更加深入细致的东西,就能看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了。

    自然迎来不少人羡慕的目光。

    说完,猛地站住脚步。

    赵郢微微点了点头,面色平静,不置可否。冯去疾见状,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脸上恭敬之色更甚。

    “准备誊抄张榜吧!”

    王离不由眼睛越听越亮,听到这里,不由猛地一拍几案。

    他一脸期待地看着萧何,对于这个问题,他太期待了,因为,从他这里,往吐蕃打,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他相信,凭借自己朝中的人脉以及皇太孙对自己的信任,只要自己想,自己被选为主将,几乎是板上钉钉。

    关键是,他还嘲讽成功了!

    “第一名,状元,齐郡田氏子,田敬——”

    随着玄甲侍卫高声唱名,并高声报出他所作文章的名字,田敬这才彻底醒过神来,又惊又喜地拽住了雍齿的大手。

    “咦,雍兄,我中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