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张居正的变化

    第十七章 张居正的变化 (第2/3页)

芽状态克制住。”

    ”慎重,不是不要的意思,而是要格外注意,就是说,君子在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

    众人听后,也是恍然大悟,纷纷拿出纸和笔,记下张居正的解释。也难怪,古代人读书,大多数都是靠名师的指点,就像那宋濂一样,年轻的时候,去找当地的大师学习知识,普通人对于古人的理解,还是有所不足的。

    张居正随后,又带着少年读了部分论语之后,便到了午间。张居正午间,现在一般都会休息一个时辰,然后去城外看老农在田间劳作。

    张居正吃过午饭之后,便早早的休息。一个时辰之后,张居正只觉得神清气爽,然后,带着仆人,径直奔着城外而去。

    江陵城外,张居正一行人来到一处玉米地,此时已经要到盛夏,整个地里面都挂满了玉米。张居正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由得心旷神怡,这幅景象,可是张居正在那北京城中,不曾见到的。之前,他和那些位居高位的大臣们,只看到北京城四角的天空罢了。

    张居正走近玉米地之后,就看见几个老农,拖家带口的在给玉米地拔草,张居正走到老农身边笑着问道:“老哥,你这收成还行吧,每年应该有些余粮吧。”

    玉米原产于中南美洲的国家。玉米最早传到我国的是广西,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经过50年时间,已经传遍了中国,尤其是得知他的高产之后,已经成了农民们的主要口粮。

    老农看着张居正一身穿着不凡,觉得他来路头不小,笑着说道:“还行,要是老天爷赏饭吃,还有不少余粮,要是碰上大灾大难,那可就不好说喽。”

    张居正听后,看了看他们一家几口,这是一个五口之家,他和他老婆,还有儿子,儿媳,孙子,好一个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那老汉的儿媳,看见张居正,也是笑着说道:“先生要是不嫌弃,我们粗茶淡饭,便和我们一起吃一点吧。”说完,便递给了张居正,几块黄色的饼子。

    张居正虽然吃完午饭没多久,但是,还是笑着接过,放入嘴中,只觉得一阵玉米的香味,充斥着整个口腔,这是玉米做的饼子。

    张居正一边吃,一边和老汉拉起了家常,问了他家里面的情况之后,这老汉原来姓王,是这附近王家村人,张居正又问了问,他们有什么碰到官府的刁难,或者苛捐杂税的情况。

    老汉一听,也是一惊,他以为,张居正是官府派来套他的话的,也是支支吾吾的说没有,张居正活了这么多年,也是老油条了,当然知道,这里面肯定另有隐情。张居正也不再追问,转头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