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这特么的是人出的题目吗?

    第九十四章 这特么的是人出的题目吗? (第1/3页)

    方宇闻言,愣了愣,而后一脸的不服气,“那又怎样?现在中学生数学的巅峰是你啊。”

    卿云,他当然知道这个名字,锦城四中的编外‘金牌教练’嘛。

    但于一航也不差啊,全国第一。

    锦城四中的那些金牌,相比起来,太水了,能参加国家集训队的一个都没有。

    卿云又能强到哪儿去?

    于一航叹了口气,“没错,我是巅峰,但是……”

    他沉默了很长一会儿,才轻轻的说道,“巅峰之上,才是卿云。”

    省队集训,卿云只呆了三天便退出了,但……

    于一航一辈子都不想回忆那三天被无情碾压的经历。

    这句话让方宇久久的说不出话,神色复杂的望着自己的发小。

    在他听来,于一航的这句话,是佩服中带着绝望。

    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会让他这么骄傲的人都会有如此的想法。

    于一航双手合十,两根食指在鼻梁上按了按,一脸平静的说着,

    “这就是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山之外永远还有一山。“

    说罢,望着已经呆愣起来的好友们,他笑了起来,

    “想那么多没用的做什么?他只是竞赛强而已。

    我尊重他,但数学满分只有150分,未必他还能考出300分来?

    高考,是个总分游戏,他不是我们的对手。

    我们的对手,是秦缦缦。”

    方宇回过了神来,望着不远处那道倩影,将挫败感压在了心底。

    个子高了不起是吧?

    俯视是吧?

    那就看看状元到底花落谁家吧!

    ……

    那边的秦缦缦,此时正眉目不善的瞪着面前嬉皮笑脸的卿云。

    呵呵!

    又来白马骑士救你姐是吧!

    刚刚我窘迫的时候,你人在哪儿呢?

    读懂了她眼神的卿云,小声的解释着,

    “我看见不对劲儿就过来了,那小子太滑头转向的太快。”

    秦缦缦郁闷的横了他一眼,早知道她就再坐一会儿。

    招手让他靠近一点,替他理了理衣服,她便笑眼盈盈的让卿云回去了。

    毕竟马上要高考了。

    这个时候,不能坏了他的心境。

    唐芊影在一边抿着嘴笑着,偷偷瞄向卿云的眼神里满是柔情蜜意。

    臭弟弟醋劲真大!

    瞥见她偷偷摸摸的眼神,秦缦缦心里更是烦躁。

    暗地里狠狠的剜了唐芊影一眼,她只能闷闷的等待着进场的通知。

    烦死了!

    就不能好好的做个闺蜜吗!

    这个时候,语文老师李晓波走了过来,一脸慎重的招呼所有人围成一圈。

    “这两年来,我上课对伱们没有要求,但我下面说的话你们一定要记住了。

    语文拿到试卷,开考前的那5分钟,首先先看作文题目。”

    没有等他们问为什么,他快速的讲了起来,

    “因为先看作文题目会让作文直接进入你的潜意识,

    做题的时候,你的海马体会不断的加工你的作文,

    等你前面的题目做的差不多了,

    到做作文的时候,你大概的思路也就差不多了。

    以你们的水平,这样做,会让你们多出一遍草稿的时间。

    记住了,誊抄的时候,一定要字迹工整清晰。”

    众人眨巴眨巴眼睛,卓浪笑着拍了拍李晓波的肩膀,

    “李老,不要紧张,我们懂。”

    李晓波好笑的给了他一个比斗,“我紧张个屁,又不是我考,记住我的话。

    特别是你小子,字给我写好了,字差了被扣分就太冤枉了。”

    众人笑嘻嘻的应了下来。

    语文嘛,简单!

    陈悦的脸上挂满了笑容,“李老,我们,你可以放心啦!

    你还是去关心唯一听你课的那位VIP客户吧!

    全班平均分能不能过135,就看他的表现了。”

    卿云一个白眼甩了过去,自觉的走到李晓波的身边。

    哪知李晓波只是笑笑的拍拍他的肩膀,“保持平常心就好。你的水平已经很高了。”

    ……

    水平高不高的,卿云不知道。

    写好姓名考号,翻开语文试卷的第一题,他就知道:

    历史总是重复的。

    前世这道题错了,这辈子也跑不掉。

    因为正确答案是啥,早800年就忘了。

    反正加点字拼音,四个选项粗粗看来,都是一模一样的。

    在作弊和做题之间,他选择了做法。

    橡皮擦一丢,D。

    卿云心里毫无负担的开始做着下面的题,懒得浪费时间。

    根据高考大数据分析,C和D的概率最大,既然扔着D,那就是D吧。

    要尊重天意。

    这一幕引起了监考老师的注意。

    悄咪咪的走过来看了一眼,作为语文老师的他,暗自摇摇头又回到了座位上。

    看来,四七九也是有学渣的。

    后面的题目,卿云做的很是认真。

    就是看到阅读题的时候,有点恍惚。

    没想到2003年的阅读题就涉及到碳排放了。

    不过这篇文章的基调却是在说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的危害性。

    卿云一边答着题,一边暗自想着,这特么的是要给全国考生种上‘碳排放有罪’的心理种子吧!

    ‘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果然,西方的渗透早特么的开始了。

    什么措施?

    让华国这些发展中国家不要发展了是吧?

    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