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点和面的问题

    第十三章 点和面的问题 (第1/3页)

    卿云耸了耸肩膀,一脸淡然的说着,“农村包围城市,我党早已用鲜活的事实,证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

    雄小鸽很想骂人,这句话能用在半导体产业里?

    不过想了想,还特么的真有道理。

    先是教育,而后是机关单位、央国企,进而向社会进行辐射……

    在其他国家,可能这条路行不通,但在华国,官本位下的华国,却是顺畅之极。

    当主管单位的所有应用接口只有炎黄一个标准的时候,市面上所有的产品,也只能主动来做适配。

    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站位问题。

    杨诩点了点头,“我大概明白你的想法了。你是想先用微盛的芯片,等狗剩能够商业化运行后,先在这些对处理器性能没有太大需求,而对易用性、安全性、稳定性有特别需求的领域使用?

    实质上你是准备在前期,全面放弃国产芯片在主流市场的份额?”

    卿云双手一摊,“不是放弃,而是主流市场原本就不属于我们,谈何放弃?”

    杨诩顿时哭笑不得。

    也对!

    本来也没得到,也就谈不上失去了。

    卿云接着说着,“最终炎黄还是要回到攻取城市,夺取最终胜利这条路上来的。”

    “不过,狗剩……”雄小鸽觉得很是有点儿蛋疼,有些一言难尽,只能摇摇脑袋。

    卿云知道他们在顾虑什么,“把龙芯给我。伱们不懂,别糟蹋了东西。胡伟武搞技术是把能手,但经营企业是个灾难。”

    他尊重黄老先生和胡伟武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但是从商业角度来说,龙芯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

    2001年狗剩就问世了,但直到2008年,才想起商业化的道路,2018年引入资本后,才开始像个正常的公司。

    平时就靠着科研经费一块钱掰成几块花,以及国科工的一些订单活着。

    杨诩摇了摇头,“这不是我们能做主的事情,老雄也只能替你传个话。”

    他闭上眼睛想了想,“我大概明白你的思路了,这确实是几方都能获利的事情,相当于是这个教育市场帮你养了团队养了技术。”

    说罢,杨诩又摇了摇头,“小伙子,这条路很难,我估计你这辈子都要折腾在这上面了。”

    云帝懒得跟这两人废话。

    毫无疑问,无论是杨诩还是雄小鸽,都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天骄。

    他们对华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心向光明,但天生便有一种悲观的心理。

    可也没办法,卿云是被后世二十年的强国语境洗过脑的人,站在此时,只觉得到处都是机会,但他们不同。

    而此时的人们,习惯于讨论‘大炮上舰’,‘极限八换一’……

    整个社会思潮便是如此,充斥着对未来的悲观,偏偏又有种死不认输投降的气概支撑着。

    身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人做梦会想到20年后,五代机都不香了可以直接出口,常规动力航母都是牛夫人。

    这种梦,他们做都不敢做。

    想到这里,卿云放下了古巴雪茄,摸出华子,散了一圈。

    你不抽我不抽,航母坏了谁来修?

    “说到这里,其他的其实我都不缺,我还年轻,这个产业的发展也需要时间,政策啊、贷款啊什么的,放在一个长期的时间跨度里,对我来说,都不重要。”

    杨诩乜了他一眼,有心想怼他一句‘你不是缺钱咩’,却又自己闭了嘴。

    这事还真的没法讲道理。

    你说他不缺钱吧,但面对他想要达成的目标而言,他太穷了,炎黄集团太弱小了。

    顶天了十几个亿的资金盘子,对半导体产业来说,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但你要说他缺钱吧,这小子能撬动的资源太多了,别的不说,他那站在企业家顶端的老丈人,便是所有人无法忽视的存在。

    在杨诩看来,卿云只要沉下心来做事,凭他自个儿的能力和厚朴的金援,不敢说假以时日一定能成功,但无疑,相对于其他企业,炎黄是最有成功希望的企业。

    此刻身处内乱之中的华唯都不行。

    卿云抖了抖烟灰,一脸淡然的说着,“我现在可以说我不为钱,就守着现在的一亩三分地不发展了,也不会有人会认为我是吃软饭的。

    所以我很烦你们试探来试探去的,我现在做的事情只是为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