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怀疑的种子

    第九十六章 怀疑的种子 (第2/3页)

内部安插了各种棋子?

    但是……

    智柳此刻只能强制压下这个猜疑。

    大战在即。

    如果此时对内部人员进行甄别甚至只是怀疑,这纯属自乱阵脚。

    想到这里,他有点想骂人了。

    这个小伟!

    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大啊!

    ‘公司里不能排除被炎黄集团给安插了内线的可能。’

    郭伟的这个猜测,或者提醒,智柳认为很有必要。

    既然和炎黄集团进入了商战模式,不可能说集团内部人士就一定不会被人渗透。

    但是不应该在这个场合里公然的说出来。

    藏在眼镜下的老眼,悄悄的扫了一眼会场。

    不出意外,他在很多人脸上看到了忐忑的神色。

    也很正常,郭伟说的太有道理,所以内部调查是免不了的必然选择。

    智柳自己心里面也下定了决心,不管有没有这个可能,对内部的甄别工作是一定要做的。

    特别是三小人员、核心中高层。

    前者,太好收买,万儿八千的就可以从他们嘴里获得情报。

    而后者,是属于想法太多,特别是中层,晋升路径狭窄,而中层的数量何其的多,难免会生出别样的心思来。

    这是防不胜防的事情。

    公司一大,扁平化就是一句空话。

    智柳深吸了一口气,而后和煦的笑了笑,“首先,至少这个会议室里,不会出现泄密的情况,这一点我很肯定。

    我想,炎黄集团也给不出你们的待遇吧?”

    这点把握,智柳还是有的。

    幻想的员工持股计划拥有幻想集团上市公司35%的股权。

    84、85年那一批‘创业骨干’,这一批15人,均分整个员工持股计划的35%份额。

    88年6月1日以前的‘核心员工’,一共160人,均分持股计划的20%,88年以后的‘核心员工’,这部分人按照历史贡献享有整个持股计划的45%。

    上报国资文件上的比例是这么个比例,但是退休、辞职的人,需要将持有的股权回售给‘员工持股计划’的载体按劳进行重新分配。

    所以此刻的比例,已不是原本的大锅饭比例了。

    能坐在这里的人,都是持股的,且是幻想集团员工持股计划中的最大获利者们。

    像郭伟、杨志远、林旻、乔笺、夏砀这种88年以后进入公司的,自然是核心员工,经过重新授予股权后,持股比例也在0.3%以上。

    按照此时幻想上市公司市值140亿计算,光是股票,每个人的身家也是几千万的级别,甚至郭伟、杨志远身家是超过1亿以上。

    智柳完全找不到他们叛逃幻想集团的理由。

    他也不相信卿云会掏这个冤枉钱。

    情怀都不可能。

    几千万上亿的身家清零去做一件事,这是反人性的。

    天下哪有那么多的圣人!

    拥有TOP股权的戴礼辉等人为什么会叛逃宋儒华?

    情怀的因素有,也很主要。

    但本质上是因为卿云那个小王八蛋是客观上维护了戴礼辉等人的利益。

    他是收购了上市公司的主体,而后将公司进行退市完成了资本市场的私有化。

    但戴礼辉等人依然是公司的小股东,并不影响他们的分红权。

    至于股票的价值?

    重新上市不就回来了吗?

    而且……这是大赚特赚的事情。

    特么的以每股1元的白菜价私有化将原本在散户手里的股票收回来,而后再重新高调上市将这部分股票再卖给股民,一来一回的差价足以爽翻翻了!

    按照证监的规定,新股上市市盈率不得高于23倍,所有新上市公司首发价便是顶着这根线在做。

    而如果卿云选择退市后重新复牌上市,首日更是没有涨跌幅限制,估计直接拉到几十倍市盈率都没问题。

    炎黄集团三家上市公司,除开港股被拆分给了孙红兵,卿云那在国内的两家上市公司总的股份数量加在一起还不到4亿股。

    市盈率等于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

    也就是说,炎黄集团只要净利润达到4亿元,这算每股收益便是1元,重新上市,上市首发价便是23元。

    一次操作,至少2200%的收益率。

    而且,那小王八蛋一定会在重新上市之前拼命的把业绩做高,每股收益每做高一分钱,就是2毛2的利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