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行刺

    第四百五十八章:行刺 (第1/3页)

    这阵子,为了开源节流,增加收益,樱宝让人在府中建了好几个大菌棚,还有两个烘烤炉,并号召所有仆人与侍卫都来观看她怎么种植菌菇。

    这次她主要种的是雪耳,因它的味道比金耳好,价格也便宜一些,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

    金耳也种了不少,但没有雪耳多。

    这些菌种都是从琴川县东陈村带来,之后用瞳孔泉泡过,出菌率非常高。

    等这一批菌耳成熟,樱宝想将一部分菌种分给各乡的穷苦人家,让他们闲暇时搞点副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一部分自己种,毕竟外头还养着四十多名替自己办事的人。

    当然,菌种也不能白送,必须让村民签订契约,等成品卖了钱后,再将菌种的钱还回来。

    全府众人学的认真,包括那些侍卫,还暗戳戳向木丹打听,可不可以将种菌卖些给他们,他们想寄回家乡。

    木丹板着脸道:“暂时菌种不够,等到有多余的,你们可以自行询问郡主。”

    一个半月后,正好入了五月。

    五千朵雪耳与两千朵金耳成熟。

    郡主府众人齐动手,半天功夫就将菌耳全部采收完成,一部分晾晒,一部分拿去烘烤。

    为此,樱宝还特意从外头的药铺找来两名擅长烘制药材的药师,请他们帮忙烘烤菌耳。

    几天后,菌耳陆续被烘干,得到五百多斤菌耳。

    樱宝派楚顺将这批干菌耳都运到琴川县,交给大哥姜成售卖。

    因自家特产铺子在当地很出名,铺子里的金耳雪耳卖的最多,交给他,自己能多挣不少银子。

    没几日,楚顺便带着六千多两银子回来,正好解了樱宝的燃眉之急。

    要知道,樱宝投在治理乡民生存问题上花了不少钱,目前还未见成效。

    赊出去的五百架织布机还没回本,那四十多名临时差役每月都要给月薪。

    加上养活一府的仆人侍卫与马匹,哪一样都要花银钱。

    可高兴没几天,随着夏收开始,临时差役回来禀报,各乡催缴税收的官差与豪绅开始频频动作。

    他们将霉烂的粮食与村民们的调换,还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