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能扛起事的人(4000)晚上还有

    第299章 能扛起事的人(4000)晚上还有 (第2/3页)

……

    一夜过去了,第2天早上6点多钟,曹家庄上空就响起一阵哀乐。

    曹书杰小的时候不懂事,每次听到这种哀乐响起,他都跟着学,嘴里跟着哼唱特殊的调子,那时候他没心没肺。

    可现在他明白了,如果有可能,他希望这种音乐永远不要响起。

    曹书杰醒过来后,连早饭都没吃,出门向西走,在顺着村里的大道往南走,走到他们家老房子时,看到他们家老房子的大门开着,母亲王月兰正在院子里扫地。

    “妈,我爸呢?”曹书杰走过去,伸手从他母亲手里夺过扫帚,‘唰唰’几下干起活来。

    “你爸去买火纸,订花圈去了。”王月兰说道。

    她还不忘给儿子说:“书杰,等会儿你和你爸一块去南边一趟。”

    “好,我过来就是想找我爸一块儿过去的。”曹书杰这样说道。

    曹书杰把院子打扫完,又进屋把地上都扫了一遍。

    看着他们一家三口搬走之前睡觉的那个房间,床和衣柜都用油布遮起来了。

    一进门,左手边墙上挂着的一幅水晶婚纱照,相框被擦的铮亮,曹书杰心里升起一种莫名的感慨。

    等他父亲曹建国回来后,爷俩一块朝南边走去。

    路上,曹建国还给他儿子说:“你建坤叔那边就一个兄弟,才刚从外地回来,你正好在家里,到时候你过去在外边和其他几个兄弟一块守灵。”

    “行!”曹书杰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

    爷俩来到曹建坤家里,一进门就看到正廷奶奶呈黑白色的遗像放在灵棚里的桌子上,前边放着三个香炉,每个都插着香。

    曹书杰看到左右两边各跪着两个和他同辈儿的叔佰兄弟。

    他父亲曹建国在灵棚里跪下,磕了几个头后,又绕过灵棚进入堂屋里。

    曹书杰就在右边留下了。

    “华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曹书杰问道。

    身边的人叫曹书华,一直在外边打工,论起辈分,他得喊早已经故去的曹正廷一声‘二爷爷’。

    看到曹书杰在他身边跪坐下,曹书华打了声招呼,他说:“我昨天下午就从省城往回赶,晚上到的家。”

    说完后,曹书华扭头看着灵堂上立着的遗像,语气有些低沉:“谁能想到会有这事儿呢?”

    他接着说道:“书林还在路上往回赶,我刚才给他打电话,他说得下午才能到家。”

    曹书林就是曹建坤唯一的儿子,年纪不大,大专毕业以后,服从学校分配,去了南方实习,并留在那边,一直工作到现在。

    工资要比北方高一点,但是距离太远,回家很不方便。

    正所谓有一得必有一失,在他这里倒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曹书华旁边的人叫曹书峰,对面的两个人分别叫曹书宝和曹书清。

    他们也纷纷和曹书杰打招呼,这些人平时都不在家里,平时的交集也很少。

    这一回是老人故去,他们才从外边回来的。

    “书杰,你在家里混的不错呀。”曹书宝说道。

    他说:“我听我妈说,咱们村里下个月就重新选举,书杰,要不你到时候也报名吧,兄弟们都回来挺你。”

    说到这里,曹书宝沉默了一会儿,才接着说道:“咱们曹家庄整体发展还是很落后,太穷,真需要一个能人出来带一带。”

    他刚说完,曹书华也跟着点头:“要是在家里就能发展的好,谁还愿意出去东奔西跑!”

    曹书华看着他二奶奶的遗像,说道:“就说我堂兄弟书林吧,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他是一边哭一边接电话,还老埋怨自己平时工作忙,回不来,也没法见二奶奶最后一面。”

    说到这里,曹书华脸上的表情也有些落寞,他说:“在家里但凡能想办法挣到钱,哪怕少一点,我也不愿意出去。”

    “可是兄弟们太笨了,脑袋转不过弯儿来,听人指挥干活行,你让我们想办法怎么赚钱,真难!”

    曹书峰一直沉默着没有说话。

    突然听到兄弟们讨论起这个话题,他满脸严肃的说道:“书杰,你要是想干村主任,我挺你。”

    曹书杰慢慢扭头,眼睛看着一张张面孔,没什么激情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