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带来的消息(1.22万)求月票

    第942章 带来的消息(1.22万)求月票 (第2/3页)

司定制设备的事情,几年前的事情,他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史向东则一直听着,他听曹书杰说完后忍不住感慨,一家在乡镇上发展起来的企业,都敢这么大手笔的投入,也怪不得他能做起来。

    相比较设备,史向东对于雪萌食品厂的产品畅销更好奇。

    对于这一块,曹书杰并不吝啬,他给史向东说起他们公司的销售策略。

    听到曹书杰说起这种线上加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史向东也提出了他的看法。

    史向东本身就是学经济的,他的理论知识很丰富,对于线上销售也不陌生。

    二人各自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的思想也进行着碰撞。

    越聊,曹书杰越觉得史向东是真有本事,并不单纯跑过来镀金的。

    他心里还在想也难怪会把他调过来,从他们刚才的谈话来看,上边很明显是有想重用他的想法。

    可能他之前的岗位升职比较困难,再加上他没有从事过基层工作,这才考虑把他调下来,弥补他这一块工作的不足?

    顺便借着青石镇的经济高速发展的机会跃升半格,晋升副处?

    在和史向东的聊天中,曹书杰把这件事情给分析了个七七八八。

    不过他也得承认,史向东并不单纯是过来摘桃子的,他这个人理论知识很丰富,而且其中有些观点对曹书杰,对雪萌食品厂也很有用。

    逛完一厂后,他们又一块上车,朝二厂驶去。

    在这个过程中,副驾驶上坐着的汪建南总算派上用场了,他给司机指路。

    曹书杰还给史向东说起二厂那边的生产情况。

    当听到曹书杰说二厂还有计划生产果酒和果汁时,真是把史向东给惊到了。

    “曹先生,你们还要生产果酒?是打算果酒出口吗?”他问。

    因为产品一直没生产出来,曹书杰此前还真没往这方面考虑,再加上他的果酒和果汁生产量很小,各自只有一条小型生产线,还处在摸索阶段,他更多的考虑是内消。

    嗯,内部消化!

    要是这一块各方面都很成熟的话,后期产量大了以后,也不是不可以考虑出口的事。

    毕竟他这一片几千亩土地待建设。

    史向东一看就明白了,他给曹书杰说:“我看过相关的报道,对于果酒的需求,国外比咱们国内的量更大。”

    说起这事,史向东叹了口气,他知道国内这一块的市场一般般,而且从各方面数据分析,短时间也很难有大的发展。

    聊着天,很快便来到了二厂这边。

    曹书杰先带他去了果酒生产车间。

    范海良正在这边和设备厂家的工作人员一块调试设备。

    他们过来时,曹书杰看到透明的容器中已经有粉红色的液体了。

    看到曹书杰过来,范海良赶紧过来打招呼。

    但是他对史向东很陌生,不知道这又是谁?

    “范师傅,这是咱们镇上新来的史向东镇长。”曹书杰给他介绍了一下。

    对于政府的人过来参观考察,范海良在雪萌食品厂的这段时间都已经习惯了,并不觉得惊讶。

    他喊了声‘史镇长’后,又指着容器内的液体给曹书杰和史向东介绍他们刚才开动设备试生产的情况。

    暂时来说,情况并不理想,主要这玩意达不到他设想的状态,生产出来的液体也没有果酒的醇香。

    “下个月怎么样?”曹书杰问他。

    他们之前就讨论过,按照计划,这条生产线最晚在秋季能开起来,也就是九月份前后。

    现在已经进入设备调试的最后阶段,曹书杰也知道设备调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候甚至会调试很长时间。

    “范师傅,慢慢来就行,暂时不着急。”曹书杰给他说。

    但是曹书杰也给他讲:“我那些果酒,你可得上点心。”

    “老板放心,我早上过来的时候还去看过,现在发酵的不错了,再等等,放到秋天,口感会更好。”范海良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曹书杰也不担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