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请陛下上路,献皇后于后庭

    第288章 请陛下上路,献皇后于后庭 (第3/3页)

大明不给他这个机会呀。

    他假死脱身,大明就用汉城给他陪葬!

    整个汉城啊,朝鲜的精华都在里面,竟然一朝沦丧!

    “请陛下先上路!”

    郑麟趾跪在李瑈面前。

    李瑈不停摇头:“朕愿意去大明,当安乐公!朕想当刘禅啊,不想当死鬼啊!”

    “请陛下上路!”

    郑麟趾磕头。

    “朕也是皇帝,为什么有此杀身之祸呀!”李瑈泪流满面。

    “请陛下上路!”

    郑麟趾再次磕头。

    李瑈作势要跑。

    噗!

    郑麟趾从后面一剑把他捅穿:“陛下,您是朝鲜皇帝,不能求降!”

    “朕、朕是皇帝呀,你、你敢弑君?”李瑈看着郑麟趾,忽然想到了些别的东西。

    他保住朕,不是为了报答朕的知遇之恩,而是完成自己的执念罢了!

    他根本就不在为朕着想!

    他只是想朝鲜独立,脱离大明而已……

    朝鲜王,李瑈,软软倒在地上。

    郑麟趾用弑君的剑,割了自己的喉咙。

    倒是李晄,年纪小,躲在狗洞里,没有被郑麟趾杀掉。

    屠城持续了足足十几个时辰。

    女真兵化身饿狼,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而在城外。

    王越则下令:“放火!”

    这样屠城,肯定有漏网之鱼!

    一把火烧光,连带着女真兵也就都没了。

    他王越联络女真兵的恶名,也就洗清了。

    至于朝鲜王李瑈,绝无存活的可能。

    城外围着明军,不管谁逃出来,都会被射杀。

    汉城大火,足足烧了十天。

    与此同时。

    明军南下攻掠城池,控制清州、全州、光州、大丘、荣州。

    将朝鲜南部重镇攻占,然后再慢慢收降其他小城。

    这个时候,汉城被女真兵烈火焚城的消息传来,整个朝鲜,一片缟素,反击女真的声音,遍布朝鲜。

    古纳哈的头就成为了王越的晋爵道路上的垫脚石。

    汉城被一把火烧光,王越移镇春川,将春川作为新的行政中心。

    王越挑李瑈的亲弟临瀛大君李璆,李璆的儿子乌山君李澍,继承朝鲜王位。

    李璆在儿子继承王位之后,就病逝了。

    李澍今年才四岁呀。

    但是,在朝鲜王廷中担任官员的,竟没有一个朝人,全是汉人。

    程信和王越商量:“朝鲜王后,应该进献给陛下!”

    和朝鲜王后尹氏在一起的,是李瑈的庶子李曙、李晟,其母朴氏在地道里被闷死了。

    王越懂程信的心思,这是献媚于陛下。

    程信荣封朝鲜省第一任布政使,足见皇帝对他是满意的。

    “就依程大人的意思。”王越笑道。

    而跑到元山的李满住,真的想离开朝鲜了。

    女真人给大明当刀。

    结果大明是连鸡和刀一起杀啊。

    古纳哈阵亡的消息,让他十分伤感,这是他的长子呀,明明在帮大明做事,结果被王越给焚杀。

    而且,朝鲜王被女真人孽杀的消息,在民间引起巨大反响,各地造反不断。

    女真人也散播消息,是明军焚杀朝鲜王。

    但造反仍旧厉害。

    李满住萌生退意,他觉得自己进入朝鲜,是祸非福。

    但是,他收到消息,蒋琬从楚山出击,先攻占江界,再攻占古仁、熙川、收复德兴之后,军队就消失了。

    李满住猜测,蒋琬一定跑去了咸兴,要堵住女真人回去的道路。

    他立刻派兵北上,果然在咸兴和蒋琬打了一场,解了咸兴之围。

    好在固守咸兴的是董山。

    董山虽然有反骨,但打仗是厉害的,蒋琬在身上,没找到便宜,还被打得满头包。

    蒋琬手上只有两千骑,但速度快呀,打完就跑,攻克城池获得补给后,也不驻守,让李贤派人来接收城池,他则钻进茂林里,突击下一座城池。

    直接把朝鲜整个北方搅成一锅粥,顺便挡住女真人的退路。

    咸兴吃了败仗后,蒋琬又消失了,让女真人猜去吧,谁也不知道蒋琬会在哪里冒出来。

    蒋琬的老道,凸显无虞。

    毛忠已经南下,从茂山南下,攻克清津后就不动了。

    占据白茂高原的是兀良哈。

    李满住把兀良哈丢在非常贫瘠的朝鲜东北部,兀良哈人在这里油水没捞到,反而被毛忠追着打。

    从京师援助朝鲜的陈韶,已经到达义州,从义州分兵,驻入新打下来的城池。

    他则亲自率领一万人南下,赶往汉城。

    十月初一,北方已经有了寒意,朝鲜南部也进入秋天了,陈韶在春川见到了王越。

    整个朝鲜南部,都被王越打了一遍。

    苦无没有驻军,拖住了王越的速度。

    陈韶一到,立刻派兵驻入各城,王越挥师北上,沿途收复朝鲜城池,把女真往北面赶。

    朝鲜局势已经完全占据主动了。

    一封封捷报送入中枢。

    而在南直隶。

    宋咨抵达松江府,按照圣旨,宋伟应该就地解职,押解中枢的。

    结果,宋伟手上约有一万四千倭寇,他正在带着倭寇打倭寇,宋咨哭笑不得,他只能写信给中枢。

    皇帝回信,让宋伟继续带兵清剿倭寇。

    而李震。

    正在扬中岛上,打倭寇。

    他也是率领倭寇,攻打倭寇。

    他找到了南直隶精锐被一扫而空的原因了。

    这些卫所兵,有些早就被策反了,有的本人就是倭寇中的一员,有的则是亲戚朋友是倭寇。

    所以,倭寇能神不知鬼不觉登岛。

    将那些不听话直接杀掉,这些大明官军摇身一变,变成了倭寇,所以倭寇势力瞬间膨胀。

    此消彼长,明军就没人了。

    倭寇拿下江中岛很容易,明军再想收回岛屿,就千难万难,主要是没有内应。

    那些翻盘的卫所兵,担心被朝堂清算,厮杀格外卖力。

    李震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从南京出发,向东收复寥寥数岛。

    之所以倭寇不跑。

    因为崇明岛在大明手里,堵住了他们回到海上的道路,根本就跑不了。

    傅海,就是沙德峰。

    他受到大明招降,荣封崇明卫指挥使,他也彻底改用傅海的名字。

    这个被陈舞阳没少折磨的卖花灯少年,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上万倭寇的老大,还被大明诏安,荣封指挥使。

    他堵住倭寇的归路,迫使倭寇困在岛上,被迫和明军交战。

    欧信虽无水兵,但在沿岸清剿。

    杨信从江西而来,将剩余倭寇整编,也率领船支征讨倭寇。

    李震、杨信、欧信、郭懋四将,这是什么神仙阵容啊。

    说去海上打倭寇有点难,因为没船。

    但在长江内河里面打倭寇,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呀。

    胡豅坐镇杭州府。

    张通在海边练兵,协镇浙江。

    张固掌军印,并开始督建造船厂。

    而且,南方都在建造造船厂,尤其是桂粤二省,刚刚犁平,又毗邻大海,大肆兴建造船厂。

    贵州南三府督抚李匡,也在造船业分了一杯羹。

    李匡真是个干练之才。

    督抚南三府,安顿移民、练兵、平复土人和汉民矛盾,都是一把好手。

    南三府在他手中,蒸蒸日上。

    三府会成为反攻贵州土司的大本营,他李匡注定在那一战中成名。

    雨季快要过去了。

    边镛拜别薛瑄,他在广西参与政事,令他受益匪浅。

    九月初十,边镛从浔州府南下,走朱雀关(镇南关)入安南。

    朱雀关上。

    本该是震慑安南的雄关,此刻却被挖通了。

    几十万人在关口内外劳作。

    他问过才知道,这是方瑛的命令,打通通往安南的道路。

    薛瑄也下令,广西境内,通往各府的道路,全都要在今年除夕之前打通。

    为此,广西布政司,征召了百万人,男女都有,都在挖通道路。

    中枢还制造了百万农具,等今年用完,则将农具直接发给百姓,所有参与挖通道路的百姓,年底皆可分到自己所用的农具。

    所以,整个广西的百姓都动员起来。

    供饱饭,钱照发。

    广西土人,都纷纷下山,参加劳作。

    广西布政司言而有信,刚开始是一天一发钱,如今干了几个月了,改为半月一发,发的不是现钱,而是票。

    去银行则可支取现银。

    为了方便支取,广西各府,最先设置了银行。

    免去搬运、押运的行政负担。

    让百姓去银行支取即可。

    薛瑄趁机统计人口,并打算用朱英之法分地。

    边镛通过一处一处工地,才进入关城。

    关城也不设防,反而堆积着大量物资,都在等待安南雨季过去,好运送去安南。

    刚到十月,安南和广西就通信了。

    边镛踏上去安南之路。

    可进入安南,就看到了和大明截然不同的场面。

    广西热火朝天的建设,百姓脸上洋溢着笑容,砍伐森林,种植桐树、果树,百姓家家都洋溢着笑脸。

    犁平广西的后果,正在逐渐消弭,百姓开始心向大明。

    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就向着谁。

    而安南,则截然不同。

    尸横遍野,饿殍遍地。

    雨季后的泥泞道路上,遍地是尸体。

    各种蚊虫,比广西还多。

    道路上,有很多饿得发昏的流民。

    一个个如行尸走肉,肚子鼓鼓的,像是吃土吃的。

    这在大明,很久没见过了,边镛自己都忘记了,大明的流民是什么样的?

    “陛下真的圣明啊!”

    边镛越深入安南,越有这种感触:“让百姓富起来,才能消弭战祸!”

    “谁不想吃饱肚子呀?”

    “谁不想有钱呀?”

    “百姓不怕苦,怕的是穷!”

    这是朱祁钰的原话:“朕就要让明人全都富起来!”

    “不止家家要吃饱饭,还要吃得起肉!”

    “家家生个十几个孩子,也养得起!”

    “个个孩子都要有学上,有书读!”

    “这是朕的宏愿,朕为其奋斗终生!”

    在中枢时,边镛没什么感触,他眼中的百姓,都是士绅家族的人上人,而京畿百姓,起码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

    吃的不好,但能吃个半饱。

    但在安南,遍地都是流民,因为战争而在雨季里熬了半年的流民,他们已经退化成了禽兽。

    “会不会爆发瘟疫呀?”边镛担心。

    他一路南下,在安南汤州,见到了方瑛。

    方瑛正在练武。

    今年晒霉运动会增加了武术一个大项目,武术下面设有技击、摔跤、传统武术等对抗型项目。

    安南整个雨季里,方瑛除了打台球、看戏,就组织军队比武。

    看个热闹。

    也顺便练兵。

    而方瑛又收到几个月前的圣旨,圣旨征召三十万广西兵入驻皖淮吴三省。

    方瑛立刻清点人数,把安南北部的兵卒撤回去,装船运去江南。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了。

    整个安南雨季,大多广西兵,都在安南找了娘们了,这要是强行移民,怕是会引起军心动荡。

    他必须得谨慎处置,看看那些兵卒没有分到妇人,这些人才能移走。

    换驻地驻扎,得用妇人诱惑,给他们成家立业,多多发钱,他们才愿意换地方,否则,他们立刻哗变。

    别说蛮子,就是汉兵,没有相当大的好处,他们也不去。

    一方面是故土难离,另一方面则是移民风险太大了,万一水土不服,人就死了,没有医药条件。

    第三,就是人对未知的恐惧。

    所以移民之事,非常难。

    方瑛小心翼翼,绝不掉以轻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