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游、富裕、信仰、土地、泡沫

    第424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游、富裕、信仰、土地、泡沫 (第1/3页)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425章 湄公省林邑省交趾省孟加拉省篇:旅游 富裕 信仰 土地 泡沫

    从万象省东出,就是湄公省。

    湄公省,以前叫新益、剑南省,后改名为湄公省,简称湄或柬,和隔壁的交趾省,以湄公河为界限。

    所以湄公省,并不是柬埔寨全国。

    原来的柬埔寨非常穷困,但被大明占领后,湄公省人口1.7亿,常住人口2亿整。

    在大明手里,湄公省每年为朝廷提供2亿以上的赋税,是种植、贸易、金融为一体的沿海发达省份。

    本地百姓,多是江南移民,所以在湄公省,随处可见园林,江南人本就善于经商,开海之后,湄公省是最早富起来的边疆省。

    朝廷想将这里打造成第二个江南,目前看发展态势极好。

    所以房价也是非常贵的,湄公省几个大城市房价几乎和京师房价持平。

    前些年旅游兴起时,湄公省又吃到了一波红利,本地的商旅,主要做海贸,他们最先把国外的文物往国内搬的,做国外古董生意,自然就学回来一些欧式建筑。

    将欧式建筑风格融入园林之中,就诞生了欧式园林,欧式别墅。

    旅游业兴起后,本地旅游公司最先用外国稀奇建筑来吸引民众的目光,旅游火了后,宰客最早、最狠的地方也是湄公省。

    甚至,到了景泰六十二年,朝廷下了最严厉的圣旨,禁止旅游景区宰客等不规范行为,可湄公省还是我行我素。

    湄公省的支柱产业有四个,造船、运输、海贸、旅游。

    而随着朝廷下了严旨,像隔壁的交趾、万象、吞武都不敢宰客了,旅游收入锐减,偏偏湄公省没有行使旨意,这两年旅游收入独占鳌头,中枢也睁一眼闭一眼。

    其实,旅游城市都是低价吸引游客来,然后高价宰客。

    不然的话,旅游城市是真的赚不到钱,既然是旅游城市,任何东西成本都是非常贵的,外加人工、店铺成本等等,都是很贵的,价格高很正常。

    还有一点,就是游客不会来第二次了,赚的不是回头客钱,赚的是一锤子买卖,那么必然得宰啊。

    之所以不敢宰客了,收入锐减,原因就是不宰客了,明码标价后,游客会觉得价格太高了,还是不去了,毕竟全国游客都是普通人多,都是攒钱很久才来的,肯定要挑便宜的去呀。

    而且,像万象省、澜沧省、吞武省、湄公省这些省份,景观几乎一致,大同小异,都是可以替代的,那么其他省份旅游涨价,肯定都往湄公省涌啊。

    毕竟理智的人很少的。

    但是,在景泰六十五年,朱见漭入京第一件事,就将湄公省分管旅游的官员以抗旨罪处死,连带着处死了一百多名官员,震动天下官场。

    到了景泰六十六年,朝廷又以湄公省诸多官员阴谋叛乱为名,处死了布政使、巡按使、镇守太监、以及卫所勋贵等等顶级官员近百人,又处置了连带关系几千人。

    到了十月份,朝中新派阁臣彭韶任湄公省总督,总督军政。

    彭韶到任后,继续处置参与官员,几乎将整个湄公省的官员一网打尽,可以说是天下各省之中,处置最严厉的一个省。

    也昭示着,朱见漭对地方不服从中枢极为不满。

    无论哪个省,不管是富省还是穷省,都不许抗拒中枢圣旨,一旦抗旨,就以叛国罪处死。

    这是彰显皇权,也彰显朝廷对地方的掌控。

    即便换上来的总督是骑墙派的彭韶,彭韶也对这些不遵圣旨之人绝不姑息。

    景泰六十二年,湄公省就带了一个坏头。

    这两年地方就敢和圣旨讨价还价,就是因为湄公省带头抗旨,事后湄公省没有遭到中枢惩处,地方认为中枢对地方的管控放松,所以搪塞过去。

    朱见漭继太子位后,向天下人展示皇权,展示中枢对地方的掌控。

    对于抗旨不遵的官员,一概满门抄斩。

    不问缘由,一律处死。

    人头传阅全国,震慑天下。

    皇权旁落,绝对跟朱见淇见小利而忘大义有直接关系,为了些许小利益,就任由地方哄骗中枢,导致中枢对地方的管控放松,纯属脑残。

    天下所有富裕省份中,湄公省是整饬最严重的,上到官员,下到商贾,连带着几万个裙带关系的人,流放的流放,充军的充军,经济也蒙受巨大影响。

    景泰朝,还有充军罪,但在战争时期,充军意味着移民,就是移去藩国了,但在景泰六十年之后,充军是真的充军,而且是上战场当炮灰的,直接编进俘虏营。

    所以充军的都是大罪,六年来充军的罪犯几乎没有活着回来的。

    流放,现在也不是好罪了,都是往勒拿省、叶尼塞省流放,全在捕鱼儿海往北,那些地区全是冻土,几乎无法生存,挖掘冻土的工人,就是流放过去的罪犯。

    朱厚煐本以为会看到一片繁荣之景象,不想湄公省一片肃杀,经济受到重创。

    本地又比较危险。

    他只是派人出去巡视一圈,了解民情,本人则留在治所金边,书写游记,他用的是钢笔。

    他毛笔字很丑,反而钢笔字很漂亮。

    现在年轻孩子都喜欢用钢笔,毛笔只有老年人在用了。

    钢笔毛笔之争,现在也没有停歇,老年人还认为钢笔破坏了文字的美感,还反对简化字。

    简化字朝廷确实在推广,但官方还是用原本的字,因为阻力太大了,几乎整个文人阶层都反对简化文字,一是失去象形意义,二是失去美感,三是减弱汉文化的传承等等。

    所以,朝廷虽然是支持简化,但在官方文字中,几乎没有太多简化,这样书写起来确实困难。

    朝廷征集了五十多年的简化字,民间百姓都可以投稿,只要简化的文字,不变其形不曲解其意,还能达到了简化的目的,就会被采用,采用后会给予稿费奖励。

    民间的智慧是无穷的,这些年有了几千个文字简化成功,却没有正式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从景泰十二年到景泰五十五年,四十三年时间内,朝廷有创造了一万多个文字出来。

    这些文字,有从甲骨文、金文、篆文解析出来的文字,也有凭空创造出来的,主要是老皇帝总担心文字不够用,一些词汇文不达意,那就创造出新文字,新词汇出来。

    几乎每五年新出的字典,都会增加一些新字。

    之所以到景泰五十五年,因为造字局认为,创造出来的文字,已经足够用了,不需要再造了。

    但新造的文字,多是生僻字,正常都不太用得上,老皇帝一意孤行。

    对于造文字,民间爆发出极强的热情,近十年来都不造字了,还能收到信件,可见民间的造字热情。

    话说回来。

    朱厚煐在湄公省治所金边,记游记写了十天,身边的侍卫散去民间探查民情,因为全省肃杀,几乎查不到什么东西。

    不过倒是听人说这些年金边的繁华,听得他有些心动,以后还会再来。

    下一站,交趾。

    交趾省,实在太大了。

    从红河以南,湄公河以东,包括小半个柬埔寨,大半个老挝,整个越南,全是交趾省。

    景泰六十五年时,老皇帝想加五十七颗星在国旗上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拆分交趾为两个省,交趾太大了,五十七颗星变成五十八颗星。

    古交趾,最远到顺化。

    顺化以南,在东汉时期是象林邑,就是马援铸柱之处,三国时期脱离汉朝变成了林邑国,隋朝时,还短暂统治过这里,设林邑郡。

    唐高宗之前,这里还是盛唐领土,之后就再也不是了,变成了中原藩属国,一直到景泰朝。

    朝廷想将顺化以南,单独划分出来,变成林邑省,北面则是交趾。

    这样很符合古交趾的划分。

    而且,交趾太大了,又是狭长地形,就算有火车,统治成本太高了。

    整个交趾省,要设四个布政使,北面两个南面两个,基本是两套班底,确实面积太大了。

    朱厚煐在驩州和交州看了一圈,认为交趾拆分成两个省是必然的。

    交趾省,总人口达到了3.1亿,在全国省份中,人口排名前列,常住人口能达到3.5亿。

    人口之多,也意味着交趾之富。

    交趾省,是大明最富裕的省份,经济总量全国第一!

    一个交趾省,等于江苏加浙江的总经济体量,恰恰因为交趾太大了,有橡胶、棕榈、椰子、甘蔗、橄榄、茶叶等种植园,还有造船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重工业、纺织业等等,整个交趾省,拥有所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这个省,比人家一个国家都大,经济总量超过了大部分藩国。

    所以不拆分是有原因的。

    大明赋税极重要之地,江南拆分了之后,明显竞争力下降,贡献的赋税比之前要少了,所以朝廷不愿意拆分交趾。

    因为交趾不具备造反的因素,不像江南,被士绅垄断,而当时整个北方都需要南方的粮食供应,朝廷一天都离不开漕运,江南对大明实在太重要了。

    可是。

    交趾不一样的,交趾有一个小型军工厂,驻兵权又拆分在不同人的手里,而且这是大明腹心之地,南北都是大明领土,一个交趾怎么跳出大明的手掌心?

    粮食问题外,大明的铁路、电力,都在内地,交趾拿个屁造反啊。

    所以,不拆分是有道理的。

    可中枢已经拟定了,拆分政策,交趾省拆分成交趾省和林邑省,林邑省简称占或林。

    省治肯定是现在的西贡,就是胡志明市。

    西贡处于湄公河三角洲上,沿海却不靠海,类似于广州、曼谷,这里一直是交趾省第三大城市。

    交趾第一大城市是驩州(顺化),第二大城市交州(河内),第三大城市就是西贡了。

    西贡这个名字,是郑和下西洋时,路过这座城市,取西方来贡之意,起的西贡这个名字。

    这座城市,也是景泰朝建起来的。

    说实话,占城国的首都,大明没看上,所以自己掏钱,在西贡建设新城,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占城首都僧伽补罗宗教气息太重了,不适合建都。

    建都在这里,早晚会被同化。

    所以,僧伽补罗简化成了僧罗,只是一座小城市而已,朝廷并不肯投资在这座城市,这几年逐渐退化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