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大明黄昏将至:于谦的遗言(二)

    第445章 大明黄昏将至:于谦的遗言(二) (第2/3页)

谦。”

    “征服整个漠北,可以说有大半是于谦的功劳。”

    “你可知道,景泰八年前的于谦,和你认识的于谦,判若两人。”

    “朕其实一直在怀疑,这是两个于谦。”

    “所以朕问他,为何前倨后恭,判若两人?”

    “他说,他六十岁之前,是为大明而活,六十岁之后,他想为自己而活。”

    “这种活法的转变,是朕逼的。”

    “因为朕封了他的爵位。”

    “他不授是不忠,受了爵位心里不爽,要么自己改变,要么自己去死。”

    “在重病之后,他感觉自己死了一次。”

    “所以他说,自己该换个活法了。”

    “这也拉开了和朕斗争的序幕,他就要和朕做斗争。”

    听到这里,朱见漭抿嘴而笑。

    他最感谢的人,就是他师父于谦。

    他拜于谦为师时,于谦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没有精力带学生了,可于谦考验他一番之后,还是决定带他。

    那时的于谦,就如现在的朱祁钰,油尽灯枯,靠着一股心气支撑着。

    朱祁钰的心思在理论上面。

    于谦则将最后的精力,放在教导他兵法上面。

    而且,于谦的教学方式很有趣,他不会照本宣科的讲课,而是身体力行,让学生自己感悟,在一旁稍加教导。

    即便于谦已经老得不行了,还是通过刺激他的兴趣,达到让他明白兵法道理的目的,每一堂课上的都比较有趣。

    于谦有很多学生,但最出类拔萃的,只有三个,朱见漭,王信、王离。

    在景泰朝中期,军中中层武将,或多或少都跟于谦有师徒关系,他教出来的成名弟子不多,但默默无闻的超级多。

    现在的军中,受过于谦教育恩德的超过一半家族。

    朱见漭此刻回想老师起来,眼角有些湿润,老师病逝时,他并没在床前侍奉,可谓不孝。

    “朕仔细一想,盛世景泰,多亏了于谦和朕对着干。”

    “朕憋着一股劲儿,就得把这天下治理好,让他跪在朕的脚下,说一句服。”

    “可他生命走到尽头,朕也没做到这一点。”

    “反而,朕在他的病榻前,对他说了一句服。”

    “没有他,就没有这景泰盛世啊。”

    朱祁钰想坐起来,朱见漭扶着他,让他舒服地靠着:“那次密谈中,朕问他,他走了之后,谁可为朝中定海神针。”

    “他建议朕,别把你分封出去。”

    “削了你的权柄,让你做老大的护身符。”

    “二十年后,你可为大明定海神针。”

    朱见漭如遭雷击。

    他最敬爱的师父,竟然背刺他。

    “哈哈,这是你对能力的最大的肯定。”

    “于谦说,你不类朕,类他。”

    “若非朕看他快要死了,可怜他,一巴掌就抽死他了,你是朕亲儿子!类他个屁!就是类朕!”

    朱祁钰笑着说:“不过,他对你有这么高的评价,朕很开心啊。”

    “说明朕的儿子中,也有一个惊世帅才。”

    “当时朕就在想,是否废老大,而立你。”

    “于谦从病榻上爬起来,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朕,绝不能废长立幼,这是乱世之道啊。”

    朱见漭又懵逼了。

    他这师父有点坑徒弟啊。

    “于谦终究是文官,文官,就一定要支持嫡长子。”

    “朕一早就发现了,你比老大更适合执掌大明。”

    “于谦反对、李贤反对、年富反对、耿九畴反对、白圭反对、叶盛反对、王竑反对……你能想到的人,都反对啊!”

    朱见漭发现自己一腔良心喂了狗,还怀念这些人呢,结果这些人都拿他当凯子。

    看来他爹杀的少了。

    “立嫡长子,不容动摇。”

    朱祁钰呼了口气:“朕跟于谦承诺,不会动太子的。”

    “老大的性格,早期唯唯诺诺,后期得志便猖狂。”

    “朕很早就发现了。”

    “所以从那一刻开始,朕就决定了,活得久,比执掌天下更重要。”

    “不是朕怕死。”

    “而是朕不忍看着朕苦心造诣创造的盛世,毁在老大的手里。”

    “所以朕极力教导榶儿,希望榶儿能继承朕的事业。”

    说到这里,朱祁钰叹息道:“幸好啊,皇明换太子,你登基,朕才能放心的闭上眼睛。”

    “虽然朕对不起榶儿,但为了大明,朕只能狠下心来。”

    朱见漭不明白老皇帝担心什么。

    大明这么强大,就算老大是败家子,也败不光呀,关键老大不是败家子。

    “老四,未来是交相辉映的大时代。”

    “景泰盛世,只是开启大时代的起点。”

    “朕创造了这么多藩国,战争不可避免,大明也无法独善其身,而战争中的科技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未来,是大争之世。”

    “老大能做个盛世帝皇,却做不了大争之世的霸主,世界将进入百家争鸣的时代。”

    “老四,你才能做好这个皇帝。”

    朱见漭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被老爹捧的这么高。

    世界马上就进入大争之世,老皇帝一死,世界就会进入争霸,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会开启。

    这几年各国都已经开始军备竞赛了,不过在等老爹驾崩而已。

    可坐在养心殿的朱祁钰,却也预见了这种可能性。

    不争,世界怎么进步?

    “老四,你以为世界格局,是朕构建的吗?”

    朱祁钰呢喃道:“错,是于谦构建的。”

    “像大洋洲,建立五国,为彼此制衡,无法诞生一个超级大国。”

    “这些制衡思想,都是他提出来的。”

    “而每一个封国,如何封,封地如何选择,如何制衡,都有他的功劳。”

    “爹,当时还没分封呢吧?”朱见漭纳闷。

    “是啊,没分封,但已经有了世界地图,朝中就开始规划了,满朝重臣都参与了,主要拍板的人是于谦。”

    朱祁钰道:“全世界的所有封国,都是规划好的。”

    “后面的几个,是朕规划的。”

    “这养心殿右开间,那是间备战室,所有决定都在那里做的!”

    “这座养心殿,是朕所建,朕住了大半辈子,将一座崭新的房子,住得破败不堪。”

    “而大明的无数重要决策,都出自这间大殿。”

    朱祁钰道:“那番谈话,朕至今都记忆犹新,那些话,仿佛是昨天说给朕听的。”

    “他和胡濙不一样,胡濙的秘密非常多。”

    “于谦是坦荡的人,纵有龃龉,也是在国家层面上的,没有私人恩怨。”

    “朕当年防备他,他讨厌朕。”

    “他为家国,不为帝王。”

    “他想做圣人,朕不许,他和朕抗争一辈子。”

    “一报还一报,很公平啊。”

    “唉。”

    “他活着的时候,朕不理解。”

    “可人化作一抔黄土的时候,朕反而释怀了。”

    “朕和他相爱相杀半生。”

    “却彼此都忘不掉对方。”

    朱祁钰笑道:“于谦死了这么多年了,朕都忘不掉他。”

    “像王竑、叶盛都死了,朕都忘记他们长什么样子了。”

    “他们可从来没有忤逆过朕啊,是朕最忠诚的臣子了,可朕忘记了他们啊。”

    “这人呐,确实有点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