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至暗时刻:不得不说的朱祁镇(五)

    第451章 至暗时刻:不得不说的朱祁镇(五) (第2/3页)

啊,甚至辽东也不稳,湖广流民遍地,山东饿殍遍野,大明能支撑的,不过区区几个省而已!”

    “整个北方,烂得不能在烂了。”

    “只剩下江南,来维持整个大明的财政。”

    “永乐皇帝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就是要君王守国门,就是要维持军事实力永不衰退,不停对外开拓。”

    “永乐皇帝,雄才伟略,想要在陆地上、海洋上,建立庞大的帝国,恢复汉唐之盛。”

    “却毁在他的不孝孙子手里呀!”

    “土木堡一败,大明什么都没有了。”

    “开拓个屁啊,吃饭都是问题!”

    “不是因为一场战争失败,而是因为他叫开了大明边防!”

    “整个边防系统毁于一旦,无数精锐兵卒被屠杀,大明整个北方成为了胡族跑马之地。”

    “彻底烂了。”

    “千疮百孔!”

    “关键是人的信心也没了!”

    “不敢打了!”

    “所有将领,闻胡丧胆!”

    “没人敢打。”

    “看见骑马的胡人就打哆嗦,恐惧啊,因为打不过呀。”

    “土木堡之变,打断了大明的脊梁。”

    “准确地讲,是他叫门,叫垮了大明!”

    朱祁钰剧烈咳嗽起来,平复情绪,缓缓道:“要不朕之前怎么说,北京保卫战,是一场不可能赢的战争啊!”

    “那场战争,整个北京城就是战场。”

    “赢不了啊。”

    “能打仗的敢打仗的,都死了!”

    “剩下的都是不敢打仗的懦夫,都是废物啊。”

    “不是大明弱,而是厉害的都死了!”

    朱祁钰闭上眼睛,泪水在眼皮上翻滚:“大明永远都不可能对外开拓了,永乐朝定下的国策,做不到了,洪武、永乐朝留下的底子,祸害没了。”

    “别说开拓了,连朕都得向江南要饭吃。”

    “没有漕运,大明就得饿死,莫说养边关士卒了,就是朕都得是江南养着。”

    “所以江南士绅的权力急速膨胀。”

    “大明美其名曰是两京十三省,其实也就剩下两京五省而已,就这几个省,还不听朕的呢。”

    “朕恨他!”

    “朕永远都无法原谅他!”

    “因为他,五十多万军民阵亡。”

    “因为他,几百万人被抢掠,多少妇女被侮辱,数不胜数!”

    “整个京畿,家家挂白,整个北方,没有一家没死人的。”

    “北方彻底沦为一块烂地。”

    “因为他,大明从世界霸主,变成了世界耻笑的对象,连撮尔小国都干笑话我大明。”

    “因为他,大明边防系统崩溃,连守卫都做不到,遑论出塞攻打胡族呢?做不到了!”

    “因为他,朕得向江南士绅跪着讨饭吃,整个北方,都得靠朕要饭活着!”

    “大明朝廷,也变成了一个笑话!”

    “老朱家,也因此沦为笑柄!”

    “大明的脊梁断了,直起不来了。”

    朱祁钰吐出一口浊气:“朕恨他,他回京之时,朕就想开宗庙,亲手杀了他!”

    “可天下人不让啊!”

    “而朕当时也被权力迷昏了眼睛,也不敢坚持,还奉他为太上皇,他配吗?”

    “他不配!”

    朱祁钰平息心神,颓然躺在床上:“朕无可奈何呀。”

    “朕当时的治政水平太烂了。”

    “要么杀了他,要么将他荣养起来。”

    “可朕都没做到。”

    “朕是人,是人就有感情,他对不起大明,但对朕还算是不错的,是个好哥哥。”

    “说实话,在朕的心里,或多或少有些愧对他,但得到的皇位,绝对不肯吐出来。”

    “他刚住南宫时,朕还很愧疚,就像是一个孩子,第一次夺走了另一个孩子最心爱的玩具,心里会恐慌,会彷徨,会恐惧,会愧疚,朕就是这样的。”

    “可如果抢了两次、三次,就习惯了。”

    “或者说,如果有人告诉朕,他会虎视眈眈把你心爱的玩具抢走时,朕就不会愧疚了。”

    “是的,他刚回来不久,就有朝臣谏言,让朕把皇位还给他,朕的愧疚消失了,变得狠毒。”

    “朕绝不会将皇位还给他的,绝对不会!”

    “可这般谏言的人很多,朕开始害怕了。”

    “朕第一个想法,就是监视他,是不是他会外界人联系,唆使朝臣让他复辟?朕的想法,很幼稚的。”

    “朕确实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朕就开始不许他出南宫半步,并派人监视他。”

    “刚监视不久,宫中、朝中都说朕苛待他。”

    “朕根本就不懂什么处置政治事件,就像是个叛逆的孩子,他们越说朕苛待他,朕越要这样做,即便朕心中从来没这样想过的。”

    “这个时候,钱皇后、朕的杭皇后、汪皇后、孙太后都来劝朕,希望朕对他好一点。”

    “朕答应她们了。”

    “朕是顺毛驴,她们都懂朕,只要说好听的,朕就会听的。”

    “你没想到吧,朕年轻时候,也是这样的性格。”

    “然而,当上皇帝的人,都多疑,刚开始听了,朕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就想出一个毒计,找个机会往正统帝头上扣屎盆子,让朕名正言顺的监控他。”

    “朕并没想过杀掉他,因为朕知道自己这点能耐,杀不了他的。”

    “只要能严格的监视他,朕就很知足了。”

    “就发生了金刀案。”

    “这金刀案,其实只是小事,是朕以为找到了对付正统帝的良机,趁机发难,却没想到,进展顺利的时候,卢忠忽然翻供,让朕的心血付诸东流。”

    “也让朕与他,彻底走向陌路。”

    “如果当时朕稍微警觉一点,或者再果断一点,也就没有夺门之变了。”

    “当时的朕,做事优柔寡断。”

    “而且,既当又立,想要好名声,还不愿意让出皇位,做事又不彻底,总幻想着政治斗争是请客吃饭,简单至极。”

    “杭氏经常耳提面命,朕当时压根没想过,她是宫中埋在朕身边的间谍。”

    “就算当时有人跟朕说,朕也不会信的,因为朕和她生育了一个儿子,让她儿子继任太子之位,怎么可能是间谍呢?”

    “人就是这样,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看到的,而不愿意相信真相。”

    “易储风波之中,汪氏就不断劝谏于朕,不要易储,可朕不听,还将她打入冷宫,汪氏也是间谍。”

    “当时汪氏就苦劝于朕,当时朕不懂,那是孙太后故意放的风啊,让朕不要易储,老实点好好当个傀儡。”

    “说实话,孙太后当时已经算退让了。”

    “可以暂时将皇位给朕坐,但不能易储,朱见深必须是太子,而且,这也是满朝文武的一致意见。”

    “汪氏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有朕不懂。”

    “朕真是蠢啊。”

    “汪氏也是孙太后安排在朕王府的间谍。”

    “一妻一妾,皆是间谍!”

    “朕和她们生活了这么久,就是看不出来,你说朕蠢不蠢?”

    “的确,朕对政治理解粗忽,政治手腕稚嫩,朕压根就没听出深意,没有及时做出反应,还沉浸在皇位在朕这一脉传承的美梦中。”

    “反而将汪氏打入冷宫,导致汪氏对朕心灰意冷。”

    “所以汪氏才黑化的,才会报复朕!”

    “杭氏当时也沉浸在喜悦之中,并没有服从孙太后的安排,孙太后也够隐忍的,并没有将杭氏的身份曝光。”

    “金刀案,是朕错误时间,发动的错误政治事件。”

    “而通过金刀案,试探出来的结果,朕并没有及时注意到,反而以为正统帝没有复辟野心,那么朕就要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让大统在朕这一支传承下去。”

    “这就导致了,易储风波必然失败。”

    “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