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战后复苏:朱祁钰的战略思想一一应验(二)

    第470章 战后复苏:朱祁钰的战略思想一一应验(二) (第2/3页)

友爱宗室的好习惯。

    在当今大时代,宗室需要报团取暖,共同面对时代浪潮的冲击。

    皇帝不再防备宗室,而是和宗室站在一起,防备撤皇帝制,在发展的同时,也要巩固自己的权力。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闭关锁国,大明缩回去,继续当皇帝,当个几十年灭了就灭了,死后管他洪水滔天呢。

    可是。

    世祖皇帝的祖训,是向前发展,不许向后退缩。

    这些祖训,连三岁小孩子都会背。

    就算大权在握的皇帝,想闭关锁国,分分钟被干翻,因为祖训上写得明白,民间有权力发起呼声,更改国策。

    朱祁钰苦心造诣的把舆论放去民间,在削弱文官权柄的同时,也在削弱皇权,让皇权能聆听底层人的声音。

    毕竟当局者迷,下面的人是不会治国,但他们有想法,这些想法可能会让统治者灵光一现,进而做出更加正确的决定。

    诚然,这会限制想象力。

    但这表明世祖皇帝对后代的不信任,他太了解这些富家公子哥了,个个都是大玩咖,给点阳光就灿烂。

    所以,得向前发展,还得巩固权力,皇位还不能丢。

    这就考验后世君主的硬解能力了。

    有时候,万历帝都怀疑,在世祖皇帝心里,大明皇位传承,似乎没有对外发展更重要,好似世祖皇帝在惧怕着什么,他仿佛知道些什么,却又不能说出口。

    看看他的很多国策,都在防范大明闭关锁国,防范大明孤芳自赏,防范大明不再向前发展。

    他心中似乎有一团无法解开的谜题,所以一直围绕这个谜来构架整个国家的顶层政治生态。

    民间有专门研究景泰帝的协会,普遍对这一说法持肯定态度,大权在握的景泰帝似乎在惧怕着什么,所以才留下这么多铁律,尤其是发展的铁律,高达23条,是所有铁律中最多的。

    可大明一直在发展呀,发展势态良好呀,可景泰帝似乎一直都在恐惧,大明停止发展,景泰帝似乎对大明发展持悲观态度,这就让很多学者感兴趣了。

    景泰帝为什么恐惧呢?

    大明已经站在世界顶峰了,方方面面都持垄断地位,为什么要恐惧呢?

    当然了,这个问题没有人能解答了。

    因为,世祖皇帝仙去八十年了,没人能去问一问他了。

    万历帝不去想他老人家,他在思索,如何让自己的儿子,走世祖皇帝的道路,光照大明百年,皇位再传承百年。

    世祖皇帝,已经成为大明所有人心中的符号,他的名望已经超过了太祖、太宗两位皇帝。

    万历帝很清楚,张居正在隆庆九年之前,一直想用责任内阁制,取代皇帝制。

    可他失败了。

    都是因为世祖皇帝给后人留下的遗泽,在他死后百年时间里,没人能篡了大明国祚。

    所以,再启用张居正的时候,他眼睛是盯着张居正的,他这位师兄可不是一个服输的人,他一定再会冲击皇帝制的,只是不知道他会用什么办法来冲击。

    转眼到了万历十一年,大明战后复苏势态良好。

    中间和周国打了一场海战,大明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大明重新君临太平洋,成为太平洋上霸主。

    大明从宋国和郑国租借了一个贸易港口,用来发展大洋洲贸易。

    其实是为了压制周国和郕国。

    而在万历十二年,大明与北美诸国打海战,战败,大明对北美的控制权变松。

    同年,大明联合诸国,用经济手段制裁北美诸国,并离间诸国。

    万历十三年,大明在非洲租借一个永久军事港口,逐渐掌控非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