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伪装的现场

    第4章 伪装的现场 (第2/3页)

站位非常巧妙,从现场的阳光照射调度来看,只有在阳台拍摄是背光,而西南角角则正对着尸体,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尸体情况。

    命案现场的现勘拍照,尸体当然是最大的主题。

    陆川仅仅是观察了一圈,就能选择到这个全景拍摄的最佳点位,这就不是技巧而是能力了。

    第三个细节就是陆川从现勘箱里拿出来的红色毫米尺。

    现勘拍摄必须要有参照物,拍案发现场全景照,选择毫米尺是规范流程,但问题是刘国栋在现勘箱里准备的毫米尺有三种颜色,透明色、彩色和红色。

    现在的光照强度使用红色毫米尺,能够最大限度的标记清晰,颜色对比强烈。

    在什么光线下,选择什么颜色的毫米尺,这不是技巧,也不是规范流程,而是工作经验。

    陆川……是碰运气拿到的这把尺子?

    不!

    如果没有前面两个细节,刘国栋一定会认为这是巧合。

    细细的看了一眼架设三脚架的陆川,刘国栋收回目光,暗道自己这次捡到宝了。

    现勘的工作繁琐细致,工作量也很大。

    刘国栋和陆川两个人要对现场所有的物证进行编号、拍照,然后还要对一些细节进行微距拍摄。

    陆川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编号、记录、拍照井井有条,刘国栋从开始的担心也逐渐放下心来。

    到后来现勘室的杨森和白文海到了后,就更加轻松了。

    指纹提取、脚印拓膜,毛发、血液、皮屑等等微小物证的提取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小陆,血液的提取不能直接把棉签放进证物袋。”

    刘国栋一边整理手头上的工作,趁机会也在给陆川传授现勘的一些经验:“要用吸水纸折叠成漏斗状把棉签包裹起来,然后收集进证物袋。”

    负责拍照的陆川频频点头,这些现场细节在警校的时候可没人教他,而系统仅仅给了一个初级现勘拍照技能,其他的经验都需要陆川自己去学习积累。

    陆川四人在开展现场勘察的时候,其他刑警已经对死者的身份进行了确认,周边群众的走访调查也在进行。

    凶杀案,最重要就是确定死者身份,这涉及到对死者的社会背景调查,梳理关系网,排查作案嫌疑人。

    整个命案现场都在忙碌,陆川四人在做现场勘察,还有两名法医在给尸体做初步的尸表检查。

    陆川的拍照也进行到了最后步骤,对所有细节进行微距拍摄。

    “情况怎么样了?”

    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