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皮肤上的线索

    第64章 皮肤上的线索 (第1/3页)

    其实,一般情况来说,凶手将这么大片皮肤剥离,戴手套操作的便利程度,显然不如不戴手套。

    而且,从皮肤切割的痕迹、薄厚来看,对方显然不擅长刀工。

    不像是一个好厨子,也不像是拿手术刀的医生。

    不戴手套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另外,凶手在处理完皮肤的防腐后,还要作画,这个过程中,戴手套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陆川现在做的是对透明树脂和皮肤进行分离。

    这就是皮肤上采集指纹的反向思维。

    采集皮肤上的指纹,并不是直接在皮肤上进行,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将皮肤上的指纹拓印下来。

    从这一点来说,陆川有点庆幸。

    因为皮肤上的透明树脂材料,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陆川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将树脂材料和皮肤分离,然后在树脂材料和皮肤接触的里层,寻找指纹。

    这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

    树脂本身有很强的粘性,和皮肤粘合后,由于皮肤的纹理粗糙,很不容易分离。

    幸好,皮肤事先经过福尔马林的浸泡,有一定的润滑效果。

    处理起来虽然很慢,但是起码不会对皮肤造成严重损坏。

    杨森和老白此刻正在电脑前,对陆川在画框上采集的指纹进行预处理。

    “这些指纹大多数都有过擦痕,不能用了。”

    指纹最怕的是摩擦痕迹。

    这就像我们在手机屏幕上滑动解锁按键一样。

    手指有一个长距离的滑动,虽然也能留下指纹,但是有较长的拖曳痕迹。

    只有手指落下的第一个位置的外边缘,才有一段稍微清晰一些的指纹。

    杨森对老白的判断非常认可:“两个多小时了,我才处理完三枚指纹,而且全都比对失败。”

    行动组那边,已经采集了所有展览馆工作人员的指纹。

    而画作的搬运工、布展工也在其中。

    也就是说,这些人是肯定会在画框上留下指纹的。

    可现在依然是比对失败,这就意味着,杨森对指纹的预处理是失败的。

    其实,这些指纹刘国栋并没让杨森和老白接手。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