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魏之殇

    第16章 魏之殇 (第1/3页)

项梁声威日荣,但他还没有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不过,证明自己的机会马上就要来了。

    在此之前,我们先把目光投向章邯吧。

    章邯击败陈胜后,满以为盗贼在朝廷的威慑下,会作鸟兽散,但是刚好相反,是作鸟兽聚,越打越多。他苦恼,真的很苦恼,这样打下去得打到何年何月才行?天天干这玩命的活儿,指不定哪天就脑袋搬家了?对于章邯来讲,希望在一点一滴的破灭,命苦 啊,命苦得怨秦政府。

    说吧,下一个该打谁?章邯向幕僚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有人说打楚国,楚国最强,有人说打韩国,韩国最弱,有人说打魏国,魏国最近;也有人说都打。

    如果叫我说,是打秦朝。这不是造反么?对,没错,就是造反。秦朝主暗臣昏,奸臣当道,为它卖命值得么,不值得。对此,章邯心里是很清楚的,可他不能随便叛变,不是不能,是暂时不能,秦二世国品人品都很差,可待他不错啊。想想自己能一步步爬到今天,秦朝是给了恩惠的。

    经过激烈的辩论,大家逐渐统一了意见,楚国最强,而且路途较远,打得话会很辛苦,要是败了就是一败涂地。六国中,齐赵没有进取心,外强中干,韩魏最弱,可以先打,打掉他们之后,再向齐赵用兵,齐赵也不难拿下,然后再集中兵力合围强大的楚国。

    按道理说,这个思路是不错的。先弱后强,胜算大,在打掉弱旅的过程中,既可以壮大自己,也可以削弱强敌。不过,这六国不是原来先秦的六国,相互之间经常搞点小摩擦来调剂一下生活。此时复立的六国结成了紧密的同盟,在他们眼里,现在唯一的敌人,是秦朝,在消灭这个不共戴天的仇人之前,他们是兄弟。

    所以章邯打哪一国,都是在跟六国同盟作战。对于这点,章邯很清楚,但清楚也没有办法,兵力不足,他只能希冀于六国同盟会上演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好戏,这的确是可以选择的最好进攻路线图。此时北边已有王离(名将王翦的孙子,但与王翦差距太大)领二十万人攻打燕赵,章邯则亲自带兵进逼魏国国都临济。魏王咎见敌军压境,十分忧心,赶忙招周市从沛县撤回来,商量对策。

    间接来看,章邯也是沛公需要感谢的人。

    魏王咎阵营中还是有些人才的,如后来很出名的陈平,陆贾,猛将傅宽,皇欣等,经过商量,众人一致认为单凭自己是顶不住章邯大军,所以必须搬救兵。

    此时韩赵燕自顾不暇,魏王派周市求救于齐楚,齐王田儋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二话不说,留下弟弟田荣守城,自己引兵十万来救。而楚国也派出项佗前去助战。

    魏相国周市是个很自负的人,他贤明,固执,却独断专行,不懂谋略,这也让陈平对魏国非常失望,于是他抱怨了几句,没想到传到周市耳里,周市大怒,盛怒之下想把陈平给宰了。幸好陈平机灵,提前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