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灭齐

    第43章 灭齐 (第2/3页)

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以更加高昂的热情开展工作,他在赵地招募一批新兵,日夜操练,时刻准备着攻打齐国。

    凑巧的是,郦食其老头花甲之年,建功立业之心不死,自荐到齐国游说齐王归降,不管怎么说,六十几岁的老头,东奔西跑,不辞辛劳,为大汉江山积极奔走,他的精神的确让人敬佩不已。

    干革命干事业,要的就是热情。

    别看他老,还真能办事。

    齐王田广,齐相田横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的不懈努力下,答应归附刘邦。

    两家既然冰释前嫌,和睦共处,那郦食其就成了贵客,上宾,于是齐王日夜摆下酒宴,好吃好喝地款待其郦老头来。在一片其乐融融中,齐国的防守几乎处于解除状态。

    郦食其立下大功一件,在齐国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要多舒坦有多舒坦。舒坦的日子,让郦食其恋恋不舍,于是他多呆了些时日。高阳酒徒贪起杯来,把归报刘邦的日期一拖再拖,正是这一拖,把自己的命都给拖没了。

    大臣出使,有讨价还价的权力,但却没有决定的权力。虽然郦生与齐王口头上有了和约,但是和约没有盖上汉王的大印,那就没有生效。在没有生效之前,两家就还是敌人,就算这个时候再搞点事端也是没有办法的。

    当然,刘邦是不会想搞事的,他很希望齐国归降。韩信也不想搞事,因此韩信一到达齐国,听说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他就打算罢兵。

    坏就坏在,有人想搞事,而且此人颇有智谋,他不是别人,正是蒯彻,还记得他吧,很早以前出过一次场,后来就销声匿迹了,估计是嫌出场费太少,隐居起来了,他现在出山,投靠韩信,看中的是韩信的前途与能耐。

    蒯彻说道:郦生以三寸不烂之舌下齐国七十余城,而将军带兵数年,才得到五十几座城池,难道将军出生入死,还不如一个儒生吗?况且郦生明知将军伐齐,却还去游说,这不是跟将军抢功吗?

    可郦生还在齐国!韩信犹豫道。

    他都不顾将军,与将军抢功,将军何必顾他!况且汉王有命令让将军停止攻击齐国吗?

    其实,韩信还是亲自打败齐国,再立一功的,郦生把事情办了,他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开火,而蒯彻给他找了个理由,以后就算有人责问起来,他也可以反驳。

    按篮球的惯用语来说:这一次打的是时间差。

    利用口头约定与盖大印之间打一个时间差,而且只要一开打,口头约定马上就会变成废话。

    一切按原计划进行。

    齐国上下都沉浸在和平的梦想中,所以几乎都没有防备,韩信以摧枯拉朽的进逼齐国都城临缁。

    见到韩信领兵来攻,田横田广大怒,突觉上当受骗。

    好你个郦老头,用苦肉计,来里应外合。来人哪,把他给我丢进开水里!齐王大怒。

    喝得一塌糊涂的郦食其真是百口莫辩,跳进黄河都说不清。

    郦食其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送了性命,这苦肉计也太苦了,变成了熟肉计。

    很快,临缁城破,田广逃到高密,田横逃到博阳,齐王无奈,派人向项羽求救。

    项羽很重视,心中很欣喜,他现在要粮要兵,更要盟友。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更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项羽派帐下第一大将龙且率二十万人马去救援。

    别怕,号称而已,没有二十万。

    龙且浩浩荡荡向齐国开进,从此踏上了不归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龙且出征韩信心中很不快,因为他很看不起韩信:项王真是的,不就一个要饭的么?靠运气打了几次胜仗的小角色,居然让本将来伤筋动骨!跟这种人过招,我还怕污了我的名声。

    龙且并不是盲目自信。这个世界上能挡的住楚军骑兵的人,他以前没遇到过,他认为以后也不会遇到,而事实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