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鸿沟之约

    第44章 鸿沟之约 (第2/3页)

封王,是一种变相的犯罪,这种犯罪行为有个很冠冕堂皇的学名叫作僭越。

    作为臣子,干你本分外的事情,就僭越了,罪可致死。

    可想而知,刘邦收到韩信请封为假齐王(代理齐王)的书信时会多么的不爽,刘邦再联想起以前韩信给张耳请封为赵王那件事,融会贯通,他似乎有点了明白了:原来韩信所做的一切,是在给自己称王铺路。

    韩信想称王,却惴惴不安,遮遮掩掩,只请封做假齐王,而且还准备好了一套说辞,他的真实目的是试探刘邦。

    作为一个老狐狸般的政治家,在刘邦看来,这些说辞纯粹就是三脚猫的功夫,他真正想要得到什么,刘邦一眼就看出来了。

    寡人困在这里,日夜盼他来相救,他居然还要请封为王。刘邦心中已是怒不可揭。

    正当刘邦打算把来使臭骂一顿,打发回去的时候,张良陈平在边上心照不宣地踩了踩汉王,张良又对刘邦耳语道:如今我方不利,怎么能管得住韩信称王呢!倒不如顺水推舟立他为齐王,好好对他,以防生变。

    好在刘邦的长处就是很会打圆场,张良这么一说,他立刻明白过来:韩信现在手握重兵,占有北方大片土地,如果不满足他的要求,那很容易出事。

    于是,他故意高声大骂道: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当什么假王!

    刘邦的脾气在军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平常他喜欢乱骂人,骂起人来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份与形象,一来二去,属下早已习以为常,所以韩信来使并没有留意刘邦一前一后的神色及语气变化。

    为了笼络住韩信,刘邦郑重其事地派张良亲自前去宣封,以示恩宠。

    见着齐王大印,韩信终于喜笑颜开,本想会惹怒汉王,没想到还被封为名副其实的齐王。

    韩信端详着齐王大印,心中不免感慨:汉王待我真的不薄啊!我这一生能遇到这样的明主,死而无憾了!

    因此,韩信更加坚定了不背叛这位恩人的决心。

    可是,在刘邦的心里,韩信请封的时候刘邦就已经把他列入了背叛者的黑名单。刘邦这样想不无道理,人心险恶,谁知道韩信到底在想什么,在那个你死我活的年代,他今天能称王,明天就可能弄死你。这种事情刘邦见得不要太多!

    古人讲:听其言,观其行。刘邦从韩信的行为作出正常的判断,本是无可厚非。

    两方都情有可原,两方都无可厚非,但最后的结果却令人扼腕。权力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游戏,既然玩了这个游戏,不管你的本意如何,结局只有一个,要么你死,要么我亡,别无他途!

    明知道这个游戏这么可恶,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去玩?

    有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被人拖进去,有的却是挖空心思削尖脑袋自己钻进去。比如韩信,他没有与刘邦争权的意思,可刘邦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威胁,既然你要称王要统兵,那么你自觉不自觉的就要分掉别人的权力,这是当权者最不能容忍的。

    权力是能让人上瘾的毒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