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天上掉馅饼
第67章 天上掉馅饼 (第3/3页)
王刘恒,刘长,刘恒居长。刘邦的孙子很多,刘襄居长,孝惠皇帝的儿子都不清不楚,自然被排除。
这么一杆子下来,有两个符合各项规定的候选人,刘襄,刘恒。
从血统,年龄等硬性条件下,两人无分伯仲。
两可之下,陈平与周勃只能先由群臣讨论。
果然有人押宝似地高声推举了刘襄,论点无疑集中在其皇长孙的身份上,而且自古是父死子继为先,虽说刘襄并非孝惠子,但也算孝惠下一辈,更符合父死子继的继承法。
如果刘襄在场,他准会感动的叫他老爹。
但是,别忘了,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在场,刘泽。
刘泽千里迢迢冒着被吕氏杀头的危险跑来长安的目的只有一个,报复刘襄。换句话说,他去长安的目的,是专门去砸刘襄的招牌的。
作为刘氏皇族最老的一员,他的话自然举足轻重。这位老奸巨猾的老头在听完推举刘襄的高论后,便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第一个投了了刘襄的否决票,同时为了避免陷入个人恩怨的无端指责中,他附带了一个非常有杀伤力的理由。
刘泽意味深长地说道:“吕氏以外戚擅权,朝廷乌烟瘴气,而齐王母舅驷君暴虐无度,横行乡里,如立齐王,是去一吕氏,又来一吕氏,大家这些年受吕氏的苦还不够吗?”
一席话说得众人纷纷点头,刚才那举荐之人也是顿时面红耳赤。
有了这席话,刘襄的政治前途就可以宣告彻底完蛋了。
陈平诸多元老派之前忍气吞声,为的就是诛除外戚。哪怕刘襄平庸点,他们也能接受,但如果立齐王将带来同样的外戚专政,打死他们,也不会乐意。
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吃,刘襄准会喝它一壶后悔药。
没有人再给刘襄出面了。
否定了刘襄,那接下来的人选便是刘恒。
当朝臣们仔细地将刘恒剖析完,他们发现,刘恒真是一个做天子的好料,本人孝顺,母家良善,这样的人来做天子既可稳定社稷,又可成全为人臣子的千古美名,而且将来还能保住官位。何乐而不为呢?
刘恒的优势恰恰就是他憋屈多年的劣势。
他贤明,他宽仁,他勤俭,他礼让。
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刘恒有个好母亲,他的这个母亲有一个非常好的家庭,她的族人非常的和善。
而且薄氏还有一个非常淡定的心境。她自从跟了刘邦便没有过过什么风光的日子,她仍然谨小慎微,不争不抢,和蔼待人,处事低调。薄氏的遭遇连残忍的吕后都同情她,最终放了她一条生路。
在代国的日子里,吕后偶尔也会心血来潮,不时下个诏书,赐点器物去试探他们母子,他们都仍然不矫情不妄想不抵触,赵王刘友死后,吕后曾想让刘恒做赵王,刘恒内心是很害怕,给吕后上了一份言辞恳切的奏折,让吕后从中读到了真情,也最终彻底放弃了谋害代王母子的想法。
也许,这就是命。
薄氏生下了刘恒,给了他生命,而今又是因为她,给与了刘恒第二次生命。
薄氏,一路走来,含辛茹苦,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刘恒抚养成人,她不愧为伟大的母亲。
伟大的母亲教导出来的也必将是伟大的儿子。
除了母亲贤惠,刘恒是刘邦现存皇子中年长的一位,虽然刘邦驾崩多年,但元老重臣们对刘邦总有一种难忘之感,所以立刘邦之子,也是他们为刘邦做的一件事情。他们觉得,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告慰刘邦的在天之灵。
群臣在分析完刘恒的各项资格后,已经众口一词,认定了这个未来的天子。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成,无意插柳柳成荫。人们在安慰失恋青年的时候,经常会说:该你的就是你的,跑也跑不了,不是你的,想破脑袋也没用。
刘恒就这么意外地被选出来了,大臣们需要这么一位宽仁的天子,刘氏皇族也需要这么一位重振雄风的人。
刘恒被巨大的馅饼砸中了。
当然,此时此刻,朝廷那点事,远在代国的刘恒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他早已听说京城风起云涌,吕产意欲作乱,这些日子越发心焦。他思量着一旦真如密报所说,作为刘氏皇族,他该做点什么?起兵么?还是静观其变?
刘恒陷入焦虑中,时不时差人去官道上眺望,是否有京城的密报过来。
这一天,他在王府中阅读着孔子的〈春秋〉,只见内侍踉踉跄跄地跑了进来,说道:“代王,代王...来了...来了!”
刘恒连忙起身,手中的书简啪地一声掉在几案上。
赶忙整好衣冠,随内侍径直出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