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七国之乱2

    第82章 七国之乱2 (第1/3页)

在长安车水马龙的街市上,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虽说老人身着粗布灰衣,却难掩其儒者风范。

    只见他坐在马车上,时不时探出头去催问马夫,一双透露出智慧目光的双眼被紧张与急躁所掩盖。看得出来,老人定是遇到了紧急之事,才会如此焦急。

    当马车最终停在威严肃穆的御史府时,老人便急急跳了下来。

    他甚至不等通报便径直闯了进去,奇怪的是,守卫府门的甲士也不敢阻拦,而是恭敬地任由老人闯了进来。

    老人进得御史府来,只见到处是吏员们来来回回忙碌着。老人驾轻就熟找到正房,入得门房,只见几位官员正低头聆听一位佩戴青色绶带的中年官员说着什么。老人干咳一声,中年官员一看,赶忙撇下其余人快步走到老人面前,躬身道:“父亲,您老怎么来了?”

    其他人见是上司的父亲,也齐齐深深一躬,出得门去,并轻轻把门带上。

    中年官员连忙扶住老人。老人未及坐下,便急忙说道:“错儿,皇上刚刚即位,你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离皇家亲人骨肉,乃至怨恨丛生,你这是为何呀?”

    原来老人口中的错儿正是御史大夫晁错。

    晁错答道:“父亲有所不知,倘不如此,天子地位不尊,社稷不安啊!”

    “荒唐,你可知道,刘氏安了,我晁氏危矣!”老人急火攻心,连声咳嗽了几下。

    晁错顿时慌张起来,高声唤来侍从,想把父亲送到府中去。老人看着晁错坚定的神情,心知儿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脾性,也只能叹口气,摆摆手道:“我还是回颍川老家吧!”

    晁错望着老父的背影愣了会,不免有些惆怅,但当他回过神来之时,又投入到千头万绪的公务当中去了。

    忙于公务的晁错哪里能料到,这一别,竟会成为永别。

    晁父一路颠簸回到颍川家中,预感家门将遭不幸,不忍看到未来的悲惨结局,选择了极端的方式,服毒自尽了。

    十余天后,晁错还未来得及等来父亲的死讯,却先得知了一个举国震动的坏消息。

    吴王联合六个诸侯国终于举兵造反了。

    局面远远超出了刘启和晁错的预想,让晁错在刘启面前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削藩是晁错主导的,削藩的后果晁错也是当着刘启的面拍过胸脯的,可如今倒好,二十二个诸侯国反了七个,除了少数几个明确表示站在朝廷一边的,其余的要么正在观望,要么正在悄然准备。

    刘启望着各郡飞来的急报,特别是梁王求援的奏疏,一时急得六神无主却又茫然无措,只能等待文武重臣前来朝议。

    即便文武大臣并未集齐,他便急忙令侍御史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