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七国之乱5睢阳之战

    第85章 七国之乱5睢阳之战 (第1/3页)

袁盎死里逃生逃回长安,把劝说失败的消息告诉了刘启,刘启却不动声色。

    袁盎逃回长安,已是抱着必死之心,一月前,正是他建议杀掉刘启的恩师,并信誓旦旦保证能劝说吴楚罢兵,然而却带着令人失望的消息回来,刘启有一百个理由可以杀他,甚至灭他九族。袁盎也有一百个理由带着老婆孩子半路逃命。

    不过,袁盎不是这种人。

    他有勇气深入虎穴,就有勇气回来领死,他要做的只是所有使者应该做的,回去复命。

    心怀愧疚的袁盎没有等来刘启的震怒,刘启看着蓬头垢面,披头散发的袁盎,心里有火,却也一下子灭了。

    袁盎也是为国谋利的大臣啊!

    只听刘启长长的叹了口气,只是说道,“爱卿一路辛苦,下去吧!”

    袁盎诧异地长跪不起,直到侍从把他请走。

    这样的结局刘启早已经预料到,前军校尉邓公回来觐见他的时候,就把吴楚叛军的前线情况奏报给了他,吴王为反多年,怎会轻易放弃?

    刘启想到恩师晁错死状凄惨,不免泪眼模糊。

    虽说晁大夫不得不死,但毕竟是陪伴自己数十年的恩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刘启啊,刘启,你怎么就下得了手!

    正在刘启喃喃自责的时候,一份紧急奏报送了上来。

    眼见又是梁国送来的求援急报,刘启一见又是头疼不已,想一口回绝,但毕竟是在前线辛辛苦苦支撑的亲兄弟,总不能寒了他的心。思索之下,便回复了一篇诏书,大意是朝廷困难,已是无兵可派了,你向周亚夫求援吧!

    刘启说的是实话,可用之兵几乎都被派了出去,留下拱卫长安的南军是断然不能出援的,不然长安就会成为空城,如果叛军来个直捣黄龙,那朝廷就要完蛋了。

    但是,在吴楚联军猛攻梁国国都睢阳的时候,周亚夫大军的踪迹却骤然成谜。

    两方对阵,敌方主力军队行踪不明,无疑是巨大的威胁。不过,刘濞并不担心,因为据可靠情报,刘启只拨给周亚夫顶多五,六万人马,从兵力上看,无法构成对吴楚军队的优势。况且,周亚夫虽说带过兵,但实际并未有大战经验,他出任太尉,说句好听的,是临危受命,说句不好听的,是刘启病急乱投医。

    而刘濞则不同,年少征战,他便是战场上的虎将,在无数名将身边奋战过,冲锋过,大战小战经验可谓丰富,按流行的俗话来讲,就是刘濞上战场的时候周亚夫还在穿开裆裤。

    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刘濞没有过于轻视周亚夫。

    为了以防万一,他派出了小股前锋部队从函谷关到洛阳一带设伏,一旦发现周亚夫军队,将聚而歼之,从而保证睢阳攻坚战的顺利进行。

    刘濞的如意算盘打得并不错,在进攻端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

    二十二个诸侯国中,梁国是刘启的手足兄弟,是唯一明确站在刘启这一边的诸侯,梁国毗邻吴楚,吴楚联军向西去,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梁国。即便绕道进入关中长安,梁国反咬过来,朝廷再反戈一击,那么,吴楚联军就会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而且,拔掉梁国这颗钉子,势必沉重打击刘启的抵抗的信心,去掉他的一半江山,到时候长安城将不战自乱,那些处于观望阶段的诸侯自然望风响应。

    所以,无论多大代价,一定要攻下睢阳。

    刘濞已经向部队下达了死命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