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刘启的盛世1盛世继续

    第93章 刘启的盛世1盛世继续 (第1/3页)

在一场史无前例的大乱中,刘启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战争的开始不在刘启的预料之中,战争的结局同样不在刘启的预料之中。我们可以将刘启和刘濞比作两个拳手。他们之中刘启是无名之辈,刘濞却是声威赫赫。刘濞一上场便摆出了最强的攻击架势,一阵左勾拳右勾拳下去,刘启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然而当刘启稳住阵脚之后,凭借着先天优势照着刘濞一记重拳,结果,刘濞倒下去了。

    在所有人的惊愕中,刘濞快速地倒下,而且再也没有爬起来。

    人们惊叹于青年皇帝刘启的霹雳手段,从此以后,他将不再是那个脑袋长到脚趾头上,只会拿棋盘当砖头抡的急躁毛头青年,他同他的父亲一样,有着强大的手段。

    他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意想不到地解决了藩王问题,代价是失去了一位陪伴他长大的大臣。

    我们在历史的只言片语中,能够看到刘启发自内心的忏悔。然而,晁错应该感到安慰的是,他的血没有白流,他的牺牲换来了一场速胜。

    如前文所说,透过现象看本质,这还是分封制与中央集权制的较量,它以七国之乱为标志,标志着分封制作为行将入木的制度即将被彻底抛弃。

    短短数月的七王之乱,让不少人名扬天下。

    但其中最为得意的是梁王刘武,而最为失意的是骑郎将李广。

    李广在归途中路过梁国,受到梁王的热情款待,梁王刘武高兴之余,颁给了李广将军印,李广不及细想收入囊中。“李广难封”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李广不会想到,这么一个举动会带给他一个一生难以封侯的厄运。

    在论功行赏的花名册中,可以找到一连串名字,梁王刘武,周亚夫,窦婴,栾布,曹襄,郦商等人,只要立了战功的都各有赏赐。

    而李广没得到封赏,得到的只是一纸调文,赴任上谷太守,算是平级调动,只不过由武职转成了文职。

    受了委屈的李广没有过多抱怨,打点行装,马不停蹄地去前往边疆。

    也就是在马蹄声声的边境,李广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飞将军的名号从此响彻大草原。

    与李广的黯然离开不同,“李广难封”的始作俑者梁王刘武俨然以平乱第一功臣自居。谁的功劳大,谁排第几,原也影响不大,毕竟是天下第一藩王,而且是当今太后的爱子,嚣张骄傲点也无可厚非。但事情坏就坏在,梁王刘武以此为资本,作非分之想,干非分之事—争夺储位。

    刘武还清晰地记得,他的兄长说过“千秋万岁之后传位于王”。君无戏言,皇帝总不能把说过的话当放屁。

    刘武的心中能有这种想法,并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前碍于没有建功立业,不能过于明目张胆。

    今时不同往日,刘武有功劳有后台(太后),自然要活动活动。

    刘武的想法首先是在梁国都城开始的。

    他从朝廷获得了丰厚的赏赐。他为这笔钱找了个很好的归宿--房地产。当然,不用过于兴奋,梁王没有很高的觉悟主动建设老百姓的安居工程,比如廉租房,经适房之类的,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