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司马相如

    第116章 司马相如 (第1/3页)

    [第1卷]第116节:司马相如

    ------------

    在汉代灿若繁星的文人贤士中,司马相如无疑是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被称为赋圣。

    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前后,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出生于蜀郡成都。

    大凡才子都有大致相同的境遇,他们一般家境贫寒,他们的父母即便生活有多艰辛,都会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司马相如也不例外,司马相如涉猎广泛,除了读书,他还喜欢击剑,同时对音律也颇有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司马相如有了自己的志向,他把战国名相蔺相如视为自己的偶像,为了显示决心,他特意更名为司马相如。

    年少的司马相如很快获得了开拓视野的机会,蜀郡太守文翁为了兴办蜀郡的教育,要从郡中选择有读书天赋的子弟,送到长安学习,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并能回到家乡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司马相如就在名单之列。

    司马相如在平淡而快乐的求学生涯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当他与他的同伴们肄业回到家乡蜀郡之时,受到了文太守的热情款待。

    款待之后,文太守顺便把他们的工作都一一做了安排,年轻的司马相如获得了教授的职位。

    这个职位可不太好当,即要教书育人,又要宣传招生,在蜀郡这样欠发达地区,兴办官学可不是件好差事。但司马相如却仍然干劲十足,热情不减,因为他发现,文翁太守往往会从他的弟子当中挑一些优秀人才充任官府吏员,这么一来,年轻的司马相如就有了不少官场上的朋友。

    司马相如毕竟是个胸怀抱负的人,像当年的才子贾谊一样,他们都有卑微的出身,却有着崇高的理想,所以,教授职位并不能真正满足他,他愿意做好这份工作,更多的是对太守的报答。

    人算不如天算,文太守病死了。

    司马相如离开了教授的职位,他把目光瞄向了遥远的长安。

    长安是个大都市,处处车水马龙,对于大部分有理想有文化的青年来说,这个城市有着不可抵御的诱惑力。

    司马相如拜别了所有的亲人好友,再次来到了长安这片热土,与上一次不同,这次他是只身一人,而且他已不是一无所知的懵懂少年,长安城也已然物是人非,朝廷有了新的主人。

    在诺大的长安城,他无背景无资历,唯有那满腹经纶和耀眼的才华,只盼有能识货的主,他能卖个好价钱。

    司马相如在游荡了些许日子之后,发现空手套白狼的难度极高,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走无数理想青年走过的路----赀选为郎。

    司马相如拿出了多年的积蓄,进入宫中,成为一名正式的郎官。

    虽然已是囊空如洗,但司马相如总算谋到了一份差事,尽管这份差事与他的理想差距甚远,不过司马相如有理由相信凭着自己过人的才华,一定会前程似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