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断亲夺位,姬棠末路

    第二百七十章 断亲夺位,姬棠末路 (第1/3页)

    “诸位卿家,太祖太后亲自出手,逆贼伏诛在即,重开科考一事,暂缓再议,不如好好思量一番,南面各州各府,到底派何人主政?”

    姬长寿前段时间一直紧皱的眉头,舒展了开来。

    面上宝光隐隐,红润发亮,任谁都看得出,皇帝陛下这两天的心情极好。

    而且,不但心情好,修为也得到了长足进步。

    感应到御座上方,那隐晦而又宏大的气息,满殿文武,都心里嘀咕着。

    “莫非,御三千女而白日飞升的法子,是真的。尝闻女色伤身,这位陛下竟然从传说中照进现世,硬生生在无路之中走出一条路来,不管他的皇帝当得好不好,至少,在修练上面,也算是个奇才。”

    更有一些臣子,自感寿元不多,就想着回去,是不是再多多打听一下,看看历年来,皇帝陛下所遣亲信,掳掠而来的女子,到底都是何等身份,何等体质。

    别的不行,有样学样还不成?

    当然,也有一些臣子,心里大是不以为然,更有些人心里存着深深厌恶,但全都不敢露出半点异色,生恐这位皇帝陛下发疯。

    上次有五位御史谏言犯上,还是上次。

    那五位御史的下场呢?

    没人再愿意去回忆。

    好像是全家被杀了吧,亲戚朋友也跟着全都倒了大霉。不对,也不是全家均被斩杀,抄家之后,那些女眷还是活下来了,听说,成了玉京城群芳院中最红的姐儿。

    怎么红起来的?

    当然是他们这些同僚捧场啦。

    看到昔日的同僚朋友下海,念着昔日情份,对其妻女,那自然要多关顾一下生意。

    尤其是对那些曾经叫着自己叔叔伯伯的小侄女,更是得多多疼爱。

    有鉴于此,满朝文武,就算看到皇帝姬长寿近些年来,修练乾阳素心功的速度越来越快,从天下各处掳掠而来的女子越来越多,他们也当做没见到,甚至,不能也不敢表露出任何不满。

    “微臣启奏陛下。”

    章太渊出班奏道,“翰林方学士性情端肃,才学广播,素有清正之名……”

    “微臣有奏!”

    “陛下容禀……”

    随着童太渊把自自家学生举荐出去,立即,就有唐家唐文正,裴家裴方略接连上奏。

    随着几位内阁大学士出手。

    其他官员,也是纷纷上禀。

    江南、江东、以及西南大片土地,各州各府,腾出的肥缺这也太多了。

    但凡有点想法的官员,莫不想着法子安插亲信,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姬长寿神情不动,心中却是在想着,这几个老家伙看来还是很懂得做事的,宫内几位宠妃的家人,全都照顾到了,并不是一味的私心,还算堪用。

    只等平灭南面反贼之后,以太祖太后的无上修为,那北周兵马也不算什么难事,这么看来,叔祖公若是“飞升”之后,自己也不是不能想一想那气运附体,走一走升龙台。

    ‘毕竟,这门乾阳素心功,修为涨进速度快倒是快了,护法手段却是太过差劲,旁门手段哪里比得上道门正宗道丹法,突破神武层次之后,再重修蛰龙经,收无边气运炼法,也不是不可展望一下长生久视。’

    想到太祖太后如今已然三百多岁了,还仍然娇嫩有如二八处……子的面容,姬长寿心中就是一热。

    ‘长寿啊长寿,若是不能长生久视,没得辱没了自己的这个名字。’

    姬长寿正想斟酌着答应一些官员的人事任命举荐,牢牢的把这些官员之心,全都收拢在手里。

    尤其是这些大世家,该拉拢还是得拉拢,这些年,得他们助力良多……

    轰……

    清和殿突然摇晃起来,灰尘簌簌直落。

    北辰后殿突然响起一声咆哮。

    如狂龙震吼。

    整个皇城地面,有如波纹一般抖动起来。

    “是太叔祖公,这是发什么疯?”

    姬长寿眼神一惊。

    他此时离着神武境,也只是差了最后一步温养,可以说,放眼天下,也算是一等一的高手。

    精神感应自然是极其敏锐。

    他分明能够察觉得到,自家太叔祖公那声咆哮之中蕴含着的不甘和绝望。

    以及,无穷的愤怒。

    “是谁惹恼了老头子?”

    姬长寿心中一惊,转念又回过神来。

    “不对啊,自太祖太后回归之后,太叔祖公完全没了旧日的颐指气使,变得性情极好,整日里呵呵笑着就如农家的慈祥老翁,他怎么可能会发出如脾气?”

    心里想到一件事情,姬长寿暗暗发慌,不敢再想下去。

    “这……”

    清和殿内文武百官,更是不堪。

    被这声咆哮吓得,有近一半人数,瘫倒在地。

    脑子转得快的,此时也已经隐隐猜到了一些什么。

    对于镇国老祖来说,一般情况下,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他如此雷霆震怒。

    那么,他为何发怒,甚至,还有着绝望、后悔种种情绪呢?

    有,且只有一种可能。

    “太祖太后出事了?”

    想是这样想。

    满朝文武,没有一人敢出声出头。

    甚至,就连章太渊、唐文正等三位内阁大学士,也没了先前的从容气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