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手艺传全村招来新项目

    第六十一章:手艺传全村招来新项目 (第1/3页)

    二人看着从不起眼的砍头柳木头段,通过合力开板、开方、熬胶、雕刻,卯榫结合,变成现在的束腰马蹄腿边枨加上镂空雕花牙板的实用家具,尽管没有上漆,但做出来的这张八仙桌优美的线条与雕花,以及严丝合缝的榫卯,无不体现着家具的精致和木工的技艺。两人既欣慰又兴奋,围着桌子转圈,仔细地看,认真的摸,像感受一件工艺品。

    杨柳方想起什么,让石头哥帮自己赶快把这张八仙桌抬进房间。

    “兄弟,为啥抬进去啊,放在外面,不是干得快吗?”

    “石头哥,这个桌子现在表面看材料已经干了,可是里面还有水分,放在外面容易热胀冷缩引起开裂,所以我们要把它放在室内阴干。然后趁冬天到来之前,所有的家具都要上一遍底漆,用漆封住木材,以后热胀冷缩的情况就会变小了。”

    二人说着正要往里抬,听到有人敲门。石头放下桌子打开大门,原来是老村长提着旱烟袋走了进来。

    “哟,叟(叔),欢迎您来视察工作哈。”

    “叟(叔),正好您来了,看看,我们第一件家具完成了。”

    赵村长进来后眼都直了,没理二人直奔八仙桌,默默看看,不住地点头。半天才对杨柳方说:“好东西啊!这要是红木的,是不是就值钱了?”

    “是的,叟(叔),明清时期这类家具都是硬木做的,像花梨木、紫檀等,现在都成文物古董了,很值钱了。不过我们这个物美价廉、实用,回头等水分彻底阴干了,我们用用朱砂调和清漆,也能刷出类似红木的颜色,看上去也是亮堂堂的。”

    “呣,好!好!好!好啊!石头娃,你推荐的人好,人好,手艺好!”赵村长不停地夸赞。

    “叟(叔),额蒙(我们)要把桌子抬进去阴干,免得在外面热胀冷缩引起桌子开裂。”

    “好,额(我)不耽误你们干活。东西做得好哇!”老村长感叹着离开了。

    乡村是一个封闭的社会,加上通信不便利,人们很难获得外界的信息,因此家长里短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谁家有个什么事儿,不消一顿饭,全村老老少少都能知道,并且如果不及时辟谣,能够传出几十乃至上百个版本。

    及至下午,“赵马川来了一个南方木匠,能做仿古家具”的消息,就在全村传开了。先来的是一个曾去过内蒙和青海贩过马的老汉,前些年曾被批“倒买倒卖”,差点被公社抓起来劳教,还是赵村长出面担保,以“民族内部矛盾拉回村里劳教”才算放回来。

    可是当时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