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万民伞(求追读收藏)

    70. 万民伞(求追读收藏) (第2/3页)

    使王娡疑惑的是:出血热传染性不强,不存在人传人,为什么会全家十几口染病尽亡?

    “医曹呢?来,把有疫的户宅标记一下。”王娡让医曹和里坊的里正,一起画出平面图。

    原来只有两个里坊有疫情!而且这两个里坊还是紧邻的!

    阳陵在建,阳陵邑刚从济南郡,河东郡,河南郡,梁国,迁了豪强大族来,人口并不密集。以里坊为基本单元,便于编户齐民和户赀。

    两个紧邻的里坊,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是什么让几百口人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如此集中感染了出血热病毒?以致病死几十人?

    “带本钦差去这两个里坊看看。”王娡要化身医学神探,追索传染源。

    在有疫情的里坊,王娡详细询问了住户们的饮食习惯、食物储存方式。

    “都是皇帝逼我们迁来这里!人生地不熟,水土不适!可怜我一家十几口,死得就剩五口人!我父高热不退!被抬走等死!……”一个中年妇女,搂着两个半大孩子,嘶声痛哭。

    “这位大嫂,皇帝很挂心诸位!特派本钦差来查明源头、扑灭疫情!很快就会好的!”王娡一面说着,一面观察这家的摆设。“这里靠近京师,比原住地肯定好。子孙后代会感激你的迁徙。”

    强迁阳陵邑的,都是原住地的豪强大族,户赀十万以上。加上此次迁守陵邑,带奖励性质,每户补二十万钱。这家的陈设还算奢华。

    “娘亲!我要喝水!”妇人搂着的那个大点的孩子叫。

    “去厨下水缸里,自己舀水。”妇人推那个孩子。

    “大嫂,本钦差已下令,不许喝生水!您去给孩子烧水喝吧!”王娡急忙阻止。

    “原来都是仆人去挑水煮饭……可家里的人,死得只剩我和两个儿子!”妇人哭诉,“我父与厨子,都病倒被抬走了!家里无水无柴……水缸的水也要见底了……”

    “娘!我不喝水!”那个小一点的孩子拉着哭泣的母亲,“水里有死老鼠!娘亲我不要喝水!”

    水里有死老鼠!王娡听得心惊!

    “哪里的水有死老鼠?!”王娡追问小孩子。

    “阿升去挑水,说水里有死老鼠,他给捞出来扔了!”小孩子瞪着纯净的眼睛说。

    “阿升呢?去哪里挑的水?”王娡又追问。

    “阿升是家里的仆人,已经死了……水都是从前街的井里挑来。”妇人抹着眼泪说。

    “带本官去看水井!”王娡命里正带着,赶到前街的水井处。

    这是一口八角井,石砌的三级台阶,木头的围栏,井边一株柳树枝繁叶茂。井栏不远处,一座一人高的土地庙,摆放着干瘪凌乱的贡品。

    登上台阶,王娡俯看水井。

    此地距渭水不远,地下水位高,井口离水面仅有一米的样子。井水还算清澈,几片柳树君叶漂浮在水面。井壁有新生的绿苔,似有蚊蚋在水面近处游动。

    “这井启用多久了?两个里坊都是用此井水吗?”王娡问里正。

    “去岁搬来后开始使用,也就一年,十三个月多。此井在两里坊相邻街口,都是在此取水。”里正看起来是个斯文人,言语并不多。

    “思乡井。”王娡念着井栏上的字,“井,是思乡井,那这柳是故乡柳吧!”

    里正红了脸,弯腰拱手:“钦差大人说的是……”

    “土地庙供奉的是故乡土地公,还是此地土地公?”王娡又问。

    “故土难离……两地都有供奉。此次疫情,小人以为是水土不适,特意将带来供奉的故乡土,洒入此井,让大家喝……”

    “打死它!哎~哎~截住!”几个人吵哄哄地跑着过来。

    原来在追一只肥硕的老鼠。那鼠飞快地蹿过来,里正抬脚去踩,它却嗖地蹿进井栏的石阶下。

    众人瞪大了眼睛。

    “快!把石阶拆开!”王娡命令道。

    大家七手八脚抬起石块,只见石阶下,赫然一个鼠洞,洞口泥土光滑,散落着果核和食物残渣。

    看来老鼠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守着水井,旁边的土地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