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万民伞(求追读收藏)

    70. 万民伞(求追读收藏) (第3/3页)

有贡品,有吃有喝,真是鼠类的风水宝地!

    一霎时大家都明白了。有军士拿柴草点燃,塞进鼠洞。水井里和土地庙旁,几处洞口冒起烟。早有人候在洞口,老鼠一冒头就被打死了。

    “把这口井封了!”王娡下令。

    忽然一个念头冒起,把她自己都吓得后背发凉!稳稳心神,她轻声吩咐身旁的郅晴。

    “去,衣饰箱里,拿瓶纯露过来。”出宫前,她带了几瓶纯露,用以芳香之物驱疫。

    郅晴拿过来,王娡避开众人,把纯露一饮而尽,空瓶子递给郅晴。

    “你到方才那妇人家厨房,把水缸里的水装进去,压紧塞子。回来交给本宫。”

    郅晴点头,悄然而去。

    “请邑守过来。”王娡吩咐身边的护卫。

    “本钦差以为,疫情致几十人亡,一些户宅缺水少食。请邑守派人烧水煮饭,供餐食饮水二十日。十日内,疫情必灭!粟米及银钱,由朝廷下拨。”王娡对邑守说道。

    “下官遵命!”邑守忙去安排人手。

    共产主义大锅饭来了!

    一开始大人们脸皮薄,都是派孩子来取水和食物。孩子们哪见过这阵势?凑到一起叽叽喳喳,忘愁忘恐,兴奋莫名。这个说谁家交了几只老鼠,那个说焚烧老鼠的气味象烤肉。

    大家都看着钦差大人在旁指挥。

    一只大镬里水沸腾着,带来的碗、罐、盆,都要丢到里面煮一会,有人给捞出来,才能装水和食物带走。

    另一只大镬烧开的水,被倒进几口大水缸,由人自取。

    旁边有厨师,现做菜粥和饼,分发给众人。

    连日来没有新发病人,已发病的人慢慢康复,也如王娡所言,先是尿少,后来尿多。加上王娡宣布此病为鼠传人,人不传人,做好灭鼠,不生吃食物,不饮生水即可扑灭疫情。民众的情绪都稳定下来。

    取水和食物的地方,渐渐有大人出现,脸上也有了笑模样,唠唠家常,感叹朝廷用人得力,皇帝仁心为民。

    待最后几个病人康复归家,是王娡来阳陵邑的第十二天。疫情已然扑灭,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归于正常。军士和医师们都收拾整理,准备离开。

    “钦差大人!”邑守带里正、族长们,和医曹等官员来,呼啦啦跪了一地,“我等众人请命,愿为当今皇帝献万民伞,祈福我皇寿永福润!国泰民安!”

    “好!皇帝仁心,大家感念在怀,要上达天听,本钦差代为上传!”王娡大喜过望。

    朝中有人把阳陵邑疫情,传谣为景帝废黜太子,招致天怒。民众的祈福万民伞,岂不是给别有用心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状况是王娡没想到的。来时口罩遮面,小心谨慎,生怕这些强迁的豪族大户,本就心怀怨愤,又起疫情,有人起祸害之心。

    十多天来,王娡一刻不歇,走街串户,看病人,促灭鼠,施饭食,凿新井,让许多人看在眼里,感恩不已。有人甚至提议,给钦差大人立个牌位,供奉在宗族祠堂。

    王娡有些感动。她付出的真心,民众都感受到了,也回报以真情。其实,大家都很善良。

    这些曾在原乡地横行霸道的豪族大户,被强迁后,脱离了原来滋生罪恶的土壤,倒安分守己了些。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呀!若不是打击豪贵的手段强硬,伴随“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孽生的就是豪贵们目无法纪、纵恶行凶!

    “明日,本钦差率队回京,在阳陵邑城南门,代帝王接民众所献万民伞!”

    钦差大人灭疫有功,皇帝派天子銮驾来接钦差回京师。

    当邑守和族长里正们跪献万民伞时,从龙辇里出来一个华贵妇人,头戴皇冠,身着凤衣,仪态万方,面带微笑却威严庄重。

    “皇后娘娘!”太医令喊了一声。

    原来钦差大人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与民同甘苦,医术救苍生。平常人哪有机缘与皇后娘娘毫无障碍言谈,朝夕相处?得见天颜?

    有人哭喊起来:“吾皇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