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商君之策(求追读收藏)

    84. 商君之策(求追读收藏) (第1/3页)

    “母后……”

    双儿和姝儿、刘越看到王娡进来,往背后藏着什么东西。

    “拿出来,有什么不能让母后见的?”王娡微笑说道。

    “母后,给您吃!”姝儿把手里的东西塞给王娡,“皇姑母送来的!”

    “玉饼?”王娡有些不悦,“你们父皇已下令,不许吃精制食物。”

    这玉饼即是冰皮月饼。王娡用做圆子的方法,粘米粉掺糯米粉蒸熟为皮,蜜渍果仁和花瓣为馅,用木刻的花形模子压出来晶莹剔透的甜饼,深得后宫上下喜爱。其做法也传到宫外,成为豪贵家宴上最受欢迎的的糕点。

    “母后,越儿吃那硬粟,嗓子都刮疼了!”十一皇子刘越苦着脸说。

    王娡爱怜地摸摸他的头:“大家都吃的是硬粟呀!你父皇下诏,我们身为皇家,更应遵守。”

    “可阿娇姐姐说,他们一直都没有吃硬粟!”双儿撅着嘴说。

    “不可胡说!”王娡喝斥道。

    她何尝不知,豪强大族们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一些贵族出行的车驾,雕漆描金,堪比皇家排场。

    身为皇后,她几年未添置衣饰。除了祭祀、重大节日的规制峨冠博带,日常服饰都是简简单单。皇家的节俭,被一些豪贵私下嘲笑。

    而文景二朝“无为而治”,滋生的遍地豪强,下——压榨平民百姓,上——无视朝廷法令。豪强大族一直是朝廷心病,陵邑制度,任用酷吏,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皇后娘娘,太子来了!”郅晴高兴地叫王娡。

    “孩儿拜见母后!”刘小猪看到王娡手里的饼,眼睛发亮,“玉饼?孩儿想吃!”

    双儿吃吃地笑:“正是皇弟的岳母送来给你吃的呀!”

    “不是母后做的?那孩儿不吃了。”刘小猪皱起眉头,“拿来!都不要吃了。父皇有令,不得舂粟,不可食精。”

    因母后和太子都不让吃玉饼,几人只得怏怏地将其放回食盒。

    “母后,食盒要送回皇姑母府上吗?”刘小猪问母后。

    “彻儿来处置吧!”王娡笑,她要看儿子怎么安排。

    “这样吧,你等不遵父皇诏命,罚抄《道德经》!谁先写完,奖玉饼一块!抄写得好,再奖玉饼一块!”刘小猪对姐弟几人说。

    双儿和姝儿有些不悦,在王娡眼神压制下,只得和刘越去抄写。

    “母后,孩儿这几日读《商君书》,心有疑问,想向母后讨教。”刘小猪犹豫一下说道。

    王娡微笑点头。刘小猪赏罚分明的做法,已让他的执政倾向初露端倪。

    “母后,父皇已下令禁舂米粟。可孩儿所知,很多人并未执行。尤其王公侯爵,视若罔闻……政令不通,是否应如《商君书》所言,重罚轻赏?”

    “商鞅说:重罚轻赏,则上爱民,民死上;重赏轻罚,则上不爱民,民不死上,王者刑九赏一,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商鞅认为最理想的国家就是刑九赏一,赏赐换不来忠诚的臣子,只有恐惧能让臣子不敢造次。”

    “商鞅还主张,罪不分大小,一律重刑,乱世当用重典,刑罚越重,老百姓越战战兢兢,越对君主感到敬畏。”

    听刘小猪说道《商君书》的内容,王娡叹口气:“人性问题上,诸子百家一直有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争论。商鞅洞悉人性,认为人性本恶,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好逸恶劳的,对利益的追求是永恒的,名利在哪里,人们就会趋向哪里。即使那些隐居深山的隐士也不例外,人们对名利的渴求,只有生命结束才会停止。因此,要正视人的本性,利用和引导人的本性。”

    “商鞅一面重赏,重奖耕战来提高生产力和战斗力;另一面重罚,以严刑竣法制止犯罪。用严防——严惩之制,育法治之风气,让法理成为民众行为习惯。”

    刘小猪忙问:“严防——严惩,重要的是哪个?”

    “严防。首先朝廷要有公信力,法条尽善完备,树立法律的权威。”王娡解释道。

    “何为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