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是在下的饵,不够对味么?

    113 是在下的饵,不够对味么? (第2/3页)

求实效,不尚虚文。也就说,武科的文试,不需要写八股文,不追求文笔,注重的是实用的战场武略。

    洪武二十年,也就是李春中进士的这一年,七月,礼部请立武学,将武举从文武科中单独分立出来。但是太祖不允,理由是,建武学,用武举,刻意将文武分为两科,是看不起天下人才,以为我大明天下没有全才!

    这么看来,李春也算是个全才了,怪不得有些恃才傲物。

    李春接着道:“进士出身之后,我从七品锦衣卫经历做起,在锦衣卫中混了这么多年,才一步步爬到如今的五品千户!可以说,这一切,都是我的努力所得,也都是我应得的。”

    “可是我应得的,就只有这些吗?”李春的声音有些激动起来,“就只有每月一百升的禄米,我在洪武年间最高的时候,可领过两百升每月!”

    着重使用数据描写禄米,表达了说话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与不平,抒发了……

    林鳞游心道:光谈禄米,每个月俸银多少,你是一点儿也不提啊!难不成,朝廷也有工资保密制度?

    “十年寒窗,二十多年兢兢业业,我才终于爬到千户的位置上来,可却比不过那些女户、恩荫!那个叫马贵的小旗,凭什么下个西洋,就被擢为了正四品指挥佥事,轻轻松松就爬到老子头上来?!”

    张贲心想:那些女户锦衣卫,好多都是家人殉葬先皇,拿命换来的功劳,还凭什么?真是好大的戾气!所以你李春,就寻背景托关系,投靠了某个大人物,许你荣华富贵高官厚禄?

    果真被张贲猜中了!

    李春说:“难得有人看得起我李春,那河道监管李芮,就是我李春的见面礼,投名状!至于此人是谁,你们就不必打听了,我只说一句,远比你们任何人的靠山都稳,背景都硬!即便,是你张大人的英国公!”

    张贲听了,倒松了口气,既然背景这么硬,看来不是镇抚使潘膺在背后使小九九来栽赃诬陷我张贲。不过,能比英国公背景还硬的,朝中还有谁呢?太子、藩王、王爷?

    但肯定是跟纪纲有仇隙的人,不然李春不会拿纪纲的义子做投名状。

    不过跟纪纲有仇的人可实在太多了,毕竟他抄过很多人的家,其中不乏王爷级的大人物,虽然被抄之后元气大伤,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林鳞游第一个想到的人,却是周王朱橚,可当年带队抄他家的不是纪纲,而是李景隆,也没听说周王跟纪纲有不对付的地方,应该不是他。

    “我倒真希望英国公是我的兄长啊!”既然说到了英国公,张贲也不得不开口了,“不知道千户大人跟我们说这些,究竟,是想让我们做什么?”

    李春深吸了一口气,五指抓着桌案,一根食指轻轻点着:“杀李春,除了作投名状外,更主要的是,我要从他身上拿一样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