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重复上演的历史(下)

    第四百零九章 重复上演的历史(下) (第3/3页)

着Bush、2Pac、Dr.Dre和Snoop Dogg的专辑,它成为了二十年来第一个霸占公告牌专辑榜前四位的厂牌。1996年全年营收2.5亿美元,帮助松下电器高位售出MCA,将集团转让给了加拿大的饮料巨头西格集团。”

    “西格入主之后,MCA被重新命名为环球音乐集团,由道格-莫里斯继续掌舵。而旗下最重要的厂牌Interscope,则在环球音乐收购了宝丽金唱片之后,与宝丽金的A&M唱片以及格芬唱片合并,成为了现在的Interscope Geffen A&M。风头最盛的时候,Interscope一个厂牌,就能占到集团总销售额的30%。”

    “第一局对决的胜利者,的确是吉米-约文和泰德-菲尔德。但道格-莫里斯没有选择举白旗投降,Interscope Geffen A&M的强势,极大地挤压了其他厂牌,特别是索尼和华纳对标厂牌的生存空间。换句话说,虽然Interscope在对说唱音乐的围剿中幸存了下来,但他们的敌人却比之前更多了。索尼、华纳,包括环球自己的CEO,都希望看到Interscope一蹶不振。道格-莫里斯想要在环球内部扶持起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也就是Island Def Jam。2000年以来,IDJ一直在努力追赶Interscope的步伐。一般来说,最强大的依然是Interscope,排名第二的是大西洋唱片,而第三位就是Island Def Jam了。除此之外,莫里斯还想创立一个新的分支,进一步削弱Interscope在集团内部的影响力。但由于二十一世纪初,环球音乐集团一直在经历着剧烈的结构调整,直到维旺迪入主才算稳定下来,所以莫里斯也就一直等到2006年,才与索尼音乐的克莱夫-戴维斯携手,由后者派出利普曼兄弟加入环球音乐,组建了共和唱片。”

    “接下来的一切,就都是历史了。道格-莫里斯将他能调动的所有资源,都倾注在新创立的共和唱片上,帮助这家厂牌迅速赶超了Interscope——2007年销售总额还排在第八位,到了2012年,就直接反超Interscope,登顶了全球销量榜冠军。与此同时,道格-莫里斯也试着在Interscope Geffen A&M里扶植自己的势力。他引入了法瑞尔-威廉姆斯和查德-雨果的厂牌Star Trak Entertainment,利用两位顶尖制作人的音乐才华,培育出了Black Eyed Peas和Keyshia Cole这样的当红明星,让IGA逐渐摆脱了以‘Interscope’为主的局面,越来越多的冠军单曲和专辑,开始以‘Geffen’,特别是更亲近道格-莫里斯的‘A&M唱片’名义发行。另外,道格-莫里斯还利用说唱音乐的特性,在IGA内部点燃了无数根导火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The Game和50 Cent的纷争……然后就是2007年,道格-莫里斯从索尼音乐那里买来了Octone唱片,重组到A&M旗下,带来Maroon 5等一大批著名音乐人,进一步削减了吉米-约文的掌控力和话语权……”

    “约文先生具体是怎么应对这一局面的,这就不是光搜集资料就能看到的东西了。也许某天情势适宜,你可以直接问问他……但我们可以看到,他应该是做了不少努力的。精心打造的女子组合The Pussycat Dolls,还有Interscope最后的巅峰作品Lady Gaga,就是他争取在与道格-莫里斯的斗争中占得先机的证明。但他应该自己也清楚,在没办法用其他灰色手段扳倒道格-莫里斯的前提下,他能够调动的资源,肯定比不上母集团的首席执行官。他必须小心翼翼,保证自己的每一步都不出任何差错,不推出销量惨淡的专辑,不推广无法盈利的艺人,才能维持Interscope在环球音乐的地位和影响力,才能保证他自己不被集团内部的敌人发难推翻。而道格-莫里斯则不需要有这样的顾虑,他只用调兵遣将,指挥各家厂牌轮番鏖战,直到吉米-约文精疲力尽,无计可施为止。”

    “你这么说的话,吉米-约文……在道格-莫里斯面前,完全没有任何胜算啊。”麦迪逊-比尔长舒了一口气,感叹道,“Interscope如果业绩不佳,就给了总部动手进行人事调整的借口。而Interscope表现良好,道格作为集团负责人也会在维旺迪眼中加分。吉米不管怎么做,都不可能在这个规则之内击败对手,充其量就是维持现状而已。”

    “非常清晰的见解。”赵宥真赞许地看了一眼麦蒂,“这就是吉米-约文会跟Dr.Dre联手,跳出传统的音乐人商业拓展框架,去建立Beats这个品牌,做耳机和音响设备的原因。一般的嘻哈歌手,都是成名之后,跟耐克或者阿迪达斯联名,推出一些鞋子,再卖点衣服周边,用这种方式来补贴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没人会想要花费大力气,真正地去设计一款产品,建立生产线,进行如此实际且巨大的投入。Dr.Dre和吉米-约文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他们看清楚了现实——他们正在被环球音乐逐渐边缘化,而已经不再年轻的他们,也不可能去索尼或者华纳重新建立一个Interscope这样的旗舰级厂牌了。”

    “所以Beats其实是一个绝望的自救行动,只是最终获得了成功而已。”韩易打了个总结,“为了在音乐产业内真正建立起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事业,并且最大程度上摆脱环球音乐的影响,吉米和安德烈选择了之前从来没有所谓‘圈内人’选择过的创业道路。音频设备,是与音乐本身有关,但游离在内容生产链条之外的业务板块。传统意义上来说,这个领域只会吸引科技公司的兴趣,而不是音乐人。吉米和安德烈做出了大胆出格的举动,并获得了丰厚的回报。Beats成为了全球第一的耳机品牌,最终被苹果收入囊中,然后顺势成为了Apple Music的CEO。道格-莫里斯和他的同伴们应该怎么也没有想到,明明已经被放逐到了音乐产业的边缘,吉米-约文居然还能通过这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归。”

    “最奇妙的就是Apple Music的建立。从音频设备制造商到音乐流媒体平台供应商,吉米-约文不光拿到了钱,还拿到了之前在环球音乐无法想象的权势。市面上初具规模的流媒体平台不过五六家,而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只有Spotify和Apple Music两家。可以说,在这个流媒体播放的时代,吉米-约文直接捏住了所有唱片公司的命脉。”

    “我现在知道泰勒-斯威夫特嘴里,那个神秘的幕后推手是谁了。”韩易笑意吟吟地说道,“帮助弗兰克-奥申上演胜利大逃亡的,就是吉米-约文本人。Apple Music绕过唱片公司,直接跟艺人打交道,谈下了那么多独家协议,目的不光是为了让道格-莫里斯难堪而已。吉米-约文想做的,应该是彻底打破三大音乐集团称霸的格局,让道格-莫里斯和他的同谋,成为这个旧日体制的守墓人。”

    “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所有人都想摧毁我们公司了。”麦迪逊-比尔扬起下巴,拖长声调,“我们跟吉米和安德烈走得太近了……易,应该有不少人误认为你是他们两个扶植起来,在唱片领域颠覆秩序的代言人吧。”

    “如果他们真的是这样看我的,那我反而会觉得很……如释重负。”韩易给出了一个麦蒂不太能完全理解的回答,然后将视线转移到了赵宥真身上,“吉米-约文和Dr.Dre的事情讲完了,那大卫-鲁宾斯坦呢?就是因为CEP-III投资了瀚音乐,就说明他也是这场阴谋的共犯了?”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自己不知道?”宥真蹙起眉头,眼神里满是疑惑。

    “我该知道什么?”

    “苹果30亿美元收购Beats之前,以5.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部分股权,帮助Beats企业估值站上十亿美元的,正是凯雷集团。”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鲁宾斯坦先生,也不知道他跟你的关系究竟到了什么程度……”

    “但是,至少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约文和Dr.Dre都不是这场反击战的总策划……”

    “站在Beats身后的大卫-鲁宾斯坦,才是想要把好莱坞和音乐圈换个颜色的主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