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坐好,看志哥秀!(求月票)

    第二百三十二章:坐好,看志哥秀!(求月票) (第2/3页)

算了片刻,李有志直接在笔记本电脑建立文档。

    啪啪啪啪一通操作,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完整的剧本便呈现在了屏幕之上。

    《特级英雄黄继光》!

    这部片子,是李有志此前印象非常深的一部主旋律网络大电影。

    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片子的内容,摄制方式,以及制作,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要场面有场面,要内核有内核,全片的战争场面不多,但是每一场战斗场面的表述,都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用尽可量低的成本,刻画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按照李有志的记忆,这部片子的成本大约在一千八百万左右,总时长一个半小时。

    不过这一千八百万的成本,其实有点虚高。倒不是虚报,而是因为这部片子当时在拍摄的时候走了不少的弯路;

    首先是片子制作的时候赶上了疫情,制作组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找拍摄景地。然后就是那段特殊时期演员,住宿之类的成本控制不下来,而且拍摄时间拉的太长。

    按照李有志的估算,以自己目前掌握的资源,七百万左右应该是可以把这部片子制作出来的。

    反复的将剧本确认了一遍,见没有什么问题,李有志便打开网页,将荣影厂的历任领导资料查了一遍。

    荣影厂55年成立,一共经历了七任厂长。

    第一任厂长王福德老先生已经去世,除去动荡年代没什么作为的两任,就只剩下那么几个。

    这几个厂长里,影响力最大的要数第五任厂长兰兆曾老先生。

    这位爷从62年进厂,先后担任编剧,导演,最后干到了厂长。

    一直干到了九四年才离开荣影厂,可以说他在荣影的这十几年间,也正是荣影厂高速发展的阶段,奠定了荣影厂成为八大电影制片厂地位的阶段。

    巧得很,这位老先生在加入荣影厂后,参与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就是1963版的《黄继光》。

    在94年离开荣影厂后,老爷子在荣省电影局担任过领导岗位,退休之后还返聘成为荣省电影协会的顾问。

    破费科特!

    用散装英语给老爷子点了个赞,李有志直接抄起电话,打给了陈德禄。

    “怎么了?”

    “院长,兰兆曾您知道嘛?”

    “那我可太知道了啊!荣影厂的第五任厂长啊!”

    听到陈德禄的语气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李有志嘿嘿一笑。

    “老爷子现在在哪儿?”

    “哎呦,这个还真不太清楚。兰先生是咱们荣省人,退休之后应该还在荣省吧。”

    “不干嘛,我这有份剧本,感觉非常适合用作这一次荣影集团的网络政宣项目。但是剧本里有一些东西拿不准,老荣影厂当初不是拍过一版《黄继光》么。我看资料上显示,兰兆曾先生就是编剧,所以想和这位老前辈交流一下。你能给安排嘛?”

    “啊、你等会儿,我给你打听打听!不过你找老爷子干嘛?”

    “不干嘛,给荣影那头加点强度。”

    “你啊,我感觉意义不大。毕竟兰老已经退下来很久了,影响力不一定有多大。”

    “事在人为嘛!”

    李有志这个态度,让陈德禄微微沉默了片刻。

    “行,我给你打听打听。”

    电话被陈德禄挂断,约莫过了十多分钟,才又打了过来。

    “我托人问了一下,兰老先生现在就在蓉城。你要是想见老先生的话,我和你一起过去。”

    听到这,李有志咧了咧嘴。

    “不用,院长。这种事情您去不合适,但是对于我这个学生来说就刚刚好。”

    “臭小子,就你鬼点子多!那行,那我就不管了。我这个当院长的就坐享其成。”

    面对李有志的拒绝,电话那面的陈德禄乐了。

    ……

    蓉城,电影局荣休小区,A11院。

    “小伙子,你说你是农大影视学院的学生?你怎么找到我这来的?”

    布置精致的小院里,时年八十四岁但是精神头还不错的兰兆曾摘下了劳保手套。

    将手里的小锄头放到了一旁,疑惑的打量着突然登门造访的李有志。

    被老头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李有志默默地打开了自己正义气质光环。

    随着脑海中呼的一下,李有志瞬间就觉得一股伟光正充斥了自己的身躯。

    略微想了一下,李有志对目光一时有些错愕的老头淡淡一笑。

    “是荣影集团的刘振洋刘总建议我过来的。”

    “刘振洋……”

    将这个名字在脑海中反复寻摸了好一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