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清谈可以灭虏,北虏安在?

    第五十五章 清谈可以灭虏,北虏安在? (第3/3页)

下了。

    张居正提笔,左手拢着右手的袖子,沾了沾墨水,开始落笔。

    戚继光归还了全楚会馆的腰牌,代表着戚继光和张居正彻底分道扬镳,这代表着戚继光失去了朝中的靠山和后台,可以开始弹劾了。

    之前言官们不敢弹劾,则是大明内外对张居正的尊重和畏惧,现在戚继光变成了武勋,谁还怕他?

    张居正在浮票上落笔,写了很多,主要还是驳斥言官们的论点,他仍然在维护戚继光的名声,和之前一样,并没什么区别。

    君子的朋党,难道就靠这个腰牌和门下座主的关系?

    张居正和戚继光二十多年的友谊,不会因为一个腰牌而终止,他们仍然站在不同的战线上,为大明扫除弊病,让大明恢复它的怨气。

    张居正提举戚继光是因为戚继光有报国之心,张居正支持戚继光组建浙兵,给戚继光支持,是因为戚继光真的能打赢。

    他给戚继光支持,戚继光用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给他政治活动助益,这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不是游七说的那样,张居正对戚继光全是恩情,而戚继光没有一点回报。

    游七一个下人,只看到了张居正对戚继光的恩情。

    司礼监对张居正的态度略微有些奇怪,都说张居正斤斤计较,这戚继光在玄武门外,一个那么大的嘴巴子扯在了张居正的脸上,张居正居然还在浮票上,对戚继光如此回护?

    那个眦睚必报的张居正哪里去了?

    一如既往,大明小皇帝穿着常服来到了文华殿内,等待着宦官们把龙椅抬上去,朱翊钧稳稳的坐在龙椅之上。

    朱翊钧昨日对所有弹劾戚继光的奏疏做了批复,张居正的《陈五事疏》说了,应批尽批,对于弹劾戚继光之事,朱翊钧拿出了他的办法。

    戚继光封爵、将全楚会馆的腰牌交还了游七,这并不代表小皇帝摸到了兵权。

    只代表着戚继光这个人,变成了勋贵,仅此而已。

    将领只是将领个人,军权是军队建设,这两个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浙兵不是戚继光的私军,那是大明军队,从头到尾,浙兵从未变成戚继光的私军,要是浙兵成了戚继光的私军,他们的下场,就不会那么凄惨了。

    “臣等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群臣见礼。

    朱翊钧虚伸出了手,示意所有人平身,笑着说道:“朕安,平身,廷议吧。”

    张居正仍然坐在左边第一的位置上,他看着落座的二十七位廷臣,拿出了一本奏疏开口说道:“弹劾戚帅的奏疏,已经被陛下驳斥。”

    “陛下说:历历有据,若是清谈可以灭虏,北虏安在?若要弹劾戚帅,可前往蓟州参赞军务,三月为期,若执意纠劾,再议。”

    张居正说完,自己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