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该杀杀,该抓抓,该拔舌头拔舌头

    第二百六十三章 该杀杀,该抓抓,该拔舌头拔舌头 (第2/3页)

他才大胆的上奏。

    朱翊钧现在有两种处理手段,第一种就是遵从贱儒们的主意,自己反省,暂停新政的推行,解刳院、格物院、稽税院等等部门全部裁撤,罢免王崇古,革罢官厂、停止开海、停止考成法等等,第二种,就是听万士和的,让万士和冲锋陷阵。

    新政涉及到了大明的角角落落,面对生死的危机,张居正建议停一停,朱翊钧都不肯,不过是些风力舆论,朱翊钧决计不会停下新政的步伐。

    万士和这道奏疏就是为皇帝分忧解难的,他摆下了擂台,把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吵赢了他再去烦陛下。

    就万士和举的这些例子,能反驳了再说。

    就这几个例子,都是历史上的大事,日食发生的次数和天人感应说完全相反,就这些例子,要么查漏补缺的找到新的记载,证明是历史记录的错误,要么否定天人洞悉天下万事。

    “咱大明士林多数都不读史,自从那个春秋之后无大义,唯记事之后,就没人翻看这些史书了,这翻看这些史书要些时间,去查证要时间,大抵是辩不过万尚书的。”张宏做出了他的判断,辩论这个事儿,万士和既然敢上这么道奏疏,显然是不带怕的。

    “就臣所见,为何这儒生们讲阳明心学,只讲致良知,甚至只讲良知,而不讲知行合一,因为很多事一旦涉及到了实践,这就露了馅,万尚书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去看待这件事,显然矛盾说的造诣极高。”张宏进一步的解释了万士和的立足点。

    用事实反驳。

    有的没的少说点,摆出事实来,就拿捏住了要害。

    贱儒们一定要避免谈论实践,否则高喊着可以只手缚龙虎的贱儒们,面对老虎,让老虎饱餐一顿是唯一的结果。

    朱翊钧召见了万士和,他要与万士和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关于舆论的问题。

    张居正并不是全能战士,他虽然很厉害,但是他在历次的舆论之中,处理都不太容易,而且结果都很差劲,无论是他的门下攻讦他,还是丁忧致仕等等,在处理上,总是不太好。

    当然也有可能是张居正的位置,不允许他把舆论处理的太好,否则就有王莽谦恭未篡时的嫌疑了。

    但是万士和非常擅长处理舆论。

    万士和走进了文华殿之前,驻足看向了大明中轴线的方向,那里是大明中轴线的皇宫鼎建,皇宫鼎建也是这次被广泛反对的一件事,很多贱儒都认为是大兴土木招致了天人震怒,但是万士和很清楚,再不修好,丢人的只有朝廷。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万士和长揖见礼,万士和在私下奏对的时候不需要行跪礼,这是朱翊钧给大明明公的特权。

    “免礼,万太宰坐。”朱翊钧笑呵呵的说道:“太宰不必拘谨。”

    “这才太宰这本奏疏一上,怕是要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了。”朱翊钧将万士和的奏疏示意了一下,意思是,如果万士和现在后悔,朱翊钧可以让万士和把奏疏收回去,而后找一个翰林上这本奏疏,剥皮见骨这种事,也可以反过来用。

    冲锋陷阵的人,没必要非得是明公,也可以是小卒。

    其实万士和这本奏疏上的就很没道理,他那么多门生,找一个冲锋,他在背后出谋划策便是了。

    “陛下,臣早就成了谄媚之臣,便不必顾忌名声了。”万士和明白皇帝的意思,他思索了一下说道:“君子治国者也,小人,国人也,这股风力舆论,想扛起来,不是小人可以承受的。”

    天人感应,一个从先秦诸子百家就开始的一种学说,早已经深入人心,这是一种极其恐怖的压力,万士和不是不知道党争倾轧的玩法,相反,他非常清楚该怎么做,只是这不是小官能够扛得住的事儿,所以他只要背着谄媚两个字,站了出来。

    陛下是裁判,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抗住风力舆论。

    之前陛下可以下场怒斥言官,因为那时候裁判是当国的张居正,现在陛下不适合亲自下场了。

    “太宰辛苦了。”朱翊钧明白了万士和想要表达的意思,违背祖宗成法,违背天人感应的骂名,万士和来背负这个骂名,作为正二品大员,他能担的起这个骂名。

    “这是臣的职责。”万士和倒不是很在意,骂两句而已,前刑部尚书王之诰离朝那天,万士和没选择走,已经做好了被骂的准备,多少人想被骂还没那个机会不是?

    大明的制度设计是帝制,是完全对上负责的,走到六部尚书、都察院总宪这种位置,舆论动摇不了他们的位置,甚至连皇帝都是不能擅动的,因为六部管理庶务,皇帝动一个尚书,就是动一部部事,这可不是什么小事,甚至可能动摇国本。

    能够撼动廷臣的,只有自己,自作孽不可活。

    万士和不认为抗下这次彗星的天变风力舆论,是什么自作孽之事。

    “陛下,其实臣以为,这次天变风力舆论,并非什么大事,真正的大事,应该着眼于贱儒的生存根本。”万士和对舆论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对于礼法非常精通的万士和希望陛下明白,如何操控舆论。

    “太宰好好讲讲。”朱翊钧看着万士和十分确信的点头说道。

    “说复杂略显复杂,但是提纲挈领的说,其实就是四个字,混淆视听。”万士和身体微微前倾,眼神带着郑重,端着手说道:“如何扰乱公序良俗?”

    “只需要用大量的、无序的、不分对错的话,去扰乱就足够了,只要抛出足够多的问题,散播足够多的谣言,植入足够多的阴谋论,对任何事都抱有怀疑的态度,让所有人不知道什么可以相信,什么不可以相信。”

    “一旦大明天下所有人都对陛下、对朝廷失去了敬畏和信任,不再信任朝廷、不再信任彼此,不再信任真相,这个游戏,贱儒就获胜了。”

    朱翊钧看着万士和,第一次觉得万士和作为明公,多少有点可怕了,当初就该少教训一些,看看现在的万太宰,这话说的实在是让朱翊钧有些心有余悸,如果万士和站在自己的对立面,联合贱儒和复古派们,要搞自己,自己真的斗得过更新到5.0版本的万士和吗?

    万士和完全没有察觉到皇帝对他有了些许的猜忌,而是继续说道:“臣以方孝孺诛十族的案子为例,这案子,就是典型的这种混淆,方孝孺在近百年的塑造中,成为了成祖文皇帝暴虐的符号,但按照国朝实录和当时记录文牍而言,十族不过是虚伪。”

    “若是真的诛十族,按能有方孝孺后人在世?”

    “第一次说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在正德年间,由江南四大才子的祝枝山所写。那时距离靖难已经一百多年,之后这案子就开始被大量的谣言所充斥,各种细节被不断地补充,数代人,不断地加工最终形成的错谬,甚至可能鸠占鹊巢载入信史,可谓荒诞。”

    “仅仅是方孝孺这一个孤例吗?不尽然。”

    “至今仍有人说,成祖文皇帝非马皇后所出,乃是朝鲜母妃;还说成祖文皇帝借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