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条陈务虚儒生共疾疏

    第三百一十一章 条陈务虚儒生共疾疏 (第2/3页)

   张居正当然要慎重,因为他这本奏疏很容易伤到善类,他其实不想呈送给陛下,可是思前想后,他还是拿了出来,陛下已经亲政了,他的奏疏只是一个参考和意见,陛下如何决策,那是陛下的事儿。

    条陈务虚儒生共疾疏,一共从八个方面三十二个特征入手,供给陛下参考。

    第一个方面则是平日言行上,则是异于常人,别人睡觉他唱歌,别人唱歌他睡觉,喜欢无病呻吟,常陷叵测于不测,惶惶不安,忧虑重重,杞人忧天。

    第二方面则是做事中,这山望着那山高,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大事做不成,小事不肯做,做事粗枝大叶,漫不经心,遇到困难则退缩,今日事推明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第三方面则是就学上,不尊闻道于先之师长,读书虎头蛇尾,一知半解则觉得自己已经全然明白,学问全空却沾沾自喜。

    ……

    朱翊钧看完了这本奏疏,十分确信,自己问对人了,张居正对贱儒十分的了解,甚至比贱儒自己本身还要了解他们,这是张居正给皇帝的一本遴选循吏的参考,也不是让陛下完全照着上面挑选。

    在某个方面上,有些这种习性,那不是贱儒,是缺点,人无完人,是个人都有缺点,但是八个方面,三十二个特征,样样都占了,必然是贱儒无疑,绝不可任用。

    “先生大才。”朱翊钧将这本奏疏放进了袖子里,日后遇到了不知如何任免人事的时候,那就拿出来比对一下,这个人能不能用,自然一目了然。

    贱儒一定做不成事,把他们留在京堂是恶心至极,把他们安排到地方,那是流毒无穷。

    朱翊钧和张居正聊了很久,月上柳梢头,燥热的天气终于凉爽了起来,因为是山里,朱翊钧也盖上了褥子,看着天空的明月,忽然开口问道:“先生,你说,大明会亡吗?”

    张居正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会。”

    “先生大胆!竟敢咒我大明亡国!”朱翊钧满脸笑容的说道。

    冯保和张宏互相对视了一眼,彼此都是惊骇无比,一个敢问,一个真敢说!

    这对君臣,这都是讨论的什么问题。

    张居正满是感慨的说道:“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更替,国祚何永昌。”

    “其实嘉靖年间,世宗皇帝曾经问过蓝神仙一个问题,世宗皇帝问,真的有人长生久视吗?蓝神仙说没有,世宗皇帝大怒,要责罚蓝神仙,后来还是没有下旨,世宗皇帝是知道的,这世上没人能长生,与天地同寿。”

    “没有长生之人,也没有国祚万万年。”

    万岁,万岁,万万岁,不过是美好的祈愿。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那为什么会亡国呢?”朱翊钧又问了一个问题。

    “要臣来说,那就是天下困于兼并,陛下,这个天下,是我大明天下,何尝不是历代之天下呢?”张居正也不介意陛下的训斥,现在可不是文华殿上奏对,既然陛下问,他自然要照实了说,而不是说好听诓骗陛下,那是谗臣之道。

    谈,没什么不能谈的,他们要的是大明中兴,目标是一致的,论政,才能更好的调整政策的方向,让大明国祚绵长。

    张居正十分确信的说道:“兼并,兼并的是生产资料。”

    “陛下,世家也好,地主也罢,缙绅亦是如此,我们将其统一称为肉食者,肉食者是自我增殖和繁衍,就决定了天下的财富,在不断的向肉食者聚拢,而这些肉食者一定会把获利投到预期可以获利的地方,继续聚拢更多的财富。”

    “就像王崇古握着晋商的钱,在精纺毛呢的生意里,赚的盆满钵满之后,抽身而去,投去了南衙。”

    “可是大多的百姓们,手里的资财会越来越少,土地、货币、甚至是连劳动都会变得低贱,而肉食者们发现自己获利无论投到什么地方,都无法获利,就会把银子埋猪圈里,肉食者们的银子,埋在了猪圈里,那百姓手里的资财会更少,最终就迎来了天下大乱了。”

    “对付兼并的手段是清丈,是还田,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均平。”

    张居正在丁忧的期间也没闲着,他在观察,观察了许久许久,他逐渐的研究出了一些门道来,今天陛下正好谈起此事,张居正就把自己观察所得,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和经济危机十分类似,都是周期性的人祸,都是周期性的带来巨大的动荡,都是周期性的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苦难。

    张居正继续说道:“历朝历代都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秦皇汉武,对外扩张,土地就是最大的生产资料,攫取更多财富。但是很快,新辟土地,就和腹地连接为了一个整体,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再次付诸于武力,开疆拓土,可往往王朝中后期会陷入无法振武的陷阱之中,这个时候就会陷入内乱之中。”

    无法振武的陷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张居正没有讲的更加详细,恐惧战败、恐惧战败带来的恶劣影响、畏惧振武对皇位的冲击、皇帝本人懒散、文贵武轻的风力舆论、不要无端制造杀孽的道德要求等等,许许多多的因素影响到了振武的效果。

    比如战败,五路伐夏、明英宗亲征等等,都是战败的恶劣后果。

    张居正面色凝重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继续说道:“到了宋仁宗的时候,就开始谋求变法,暴力的失控,五代十国时最为明显,所以变法就成为了主流,那时候,南北两宋进行了多次的探索。”

    “比如官营垄断,北宋末年,一斤煤能卖到二百文去,南宋初年,临安城里,粪道主都是宋高宗的人。”

    “比如借贷,两宋时候的青苗法,到了后来就成了朘剥的工具,天下资财共一石,肉食者独占一石二斗,天下共欠二斗。”

    “两宋都试过了,没用。”

    朱翊钧沉默了许久,他高度认可张居正的说法,这个太傅实在是名至实归,总是能给朱翊钧带来许许多多的惊喜,皇帝疑惑的问道:“先生觉得该怎么办呢?”

    “天下,天下人之天下。”张居正说完自己都笑了出来,摇头说道:“就像是儒学士的大同世界一样,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一个理想国罢了。”

    天下人之天下,如果把天下比作是一个商行,每一个人都持有这个商行一股,而且不可交易,而后每个人都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了商行的欣欣向荣而拼搏,这说起来容易,可是如何实现呢?

    最基本的,商行运作的规矩由谁制定?他凭什么制定规则?他要制定这些并且推行这些规则,一定会用到自己人,那么如何保证制度设计的过程中,规矩不包庇‘自己人’?

    在张居正看来,培养一个英明的君主,更加实际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