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发生(为盟主‘吃兔兔的小熊’贺!)

    第五百三十七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发生(为盟主‘吃兔兔的小熊’贺!) (第2/3页)

实的修了几年的黄河大堤就是了,沈鲤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不攀龙附凤,甚至连皇帝都敢顶撞,在士林里的名望极高。

    朱翊钧也愿意谈一谈,先看看国子监廪生的诉求,再进行讨论。

    海瑞领到了圣旨,就是一阵的恼火,他正在和

    李幼滋看热闹,确切的说,还是都察院的御史们,为了抬水的事,争吵不休,现在吵出了结果,经过近半年的吵闹,定下了规章。

    御史们的斗争是非常精彩的,为了逃避抬水,各种手段尽出,起初想要通过集资雇佣来抬水,但是没有挑水夫愿意前来,毕竟之前的挑水夫被羞辱,给都察院抬水,等同于自取其辱,而且有皇帝撑腰,挑水夫也不怕这些个御史。

    如果没有皇帝横叉这么一杠,其实这件事顺天府会帮忙解决,安排个水窝子定时送水就是了,算不得什么大事,被骂的穷民苦力多了去了,但是有旨意,顺天府丞沈一贯就是想帮忙也帮不上忙。

    后来御史们就决定,让骂人的监察御史刘孔源,自己一个人挑水,刘孔源一看这架势,就立刻上疏致仕,御史们最终也没能成行。

    直到会试放榜日就要到了,御史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每天轮流一人和刘孔源一起抬水,御史抬水就成了京师继王崇古追子之外的第二道让人津津乐道的风景线。

    正在看热闹的海瑞,突然收到了要去国子监询问廪生聚啸的诉求,只能骂两句贱儒就是矫情,本来海瑞打算去找王崇古取取经,主要是王崇古拥有极为丰富的鼎建贪腐经验,可以从王崇古那儿询问经验,制定鼎建大工的反贪流程和重点。

    海瑞简单收拾了下,坐着马车就去了国子监,到了国子监门前,就遇到了沈鲤。

    海瑞和沈鲤之前不认识,后来海瑞回朝后,两个人倒是成为了朋友,也不是朝堂上的朋党,主要他们都被百官所排斥,大明官场并没有真正骨鲠正臣的生存空间,你骨鲠正臣意味着和所有人逆行。

    也就是万历维新以来,海瑞和沈鲤才算在朝堂逐渐站稳了脚跟。

    虽然儒学士最喜欢讲道德的崇高,但他们并不希望现实里真的存在崇高的道德,否则就显得他们极为卑鄙不堪了,真的遇到了道德楷模的时候,整个官僚体系从上到下都极为排斥。

    所以海瑞和沈鲤走的很近,只是惺惺相惜,感慨人间正道是沧桑。

    「去把李开藻叫来吧。」海瑞和沈鲤来到了国子监,至彝伦堂。

    国子监整体坐北朝南,彝伦堂居北上位,彝伦堂后面就是敬一门,敬一敬的这个一,是皇帝,敬一亭内有嘉靖皇帝修建敬一亭亲手题写的碑文,但这敬一亭从修建好了之后,除了典礼,廪生们根本不过来。

    彝伦堂左右两侧为东西讲学堂,几个学堂都在这里。

    海瑞和沈鲤在彝伦堂等待着。

    李开藻声名在外,这次掀起风力舆论的就是他带的头,而且他丝毫不遮掩自己带头的身份,反而以此为傲,四处聚谈,将廪生聚集在了一起,鼓噪声势,刷声望、博名声、挨了廷杖,就是文人风骨,就是骨鲠正气这种事,历来都不算罕见。

    这种博名望的做法,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文人风骨,至于究竟是反骨,还是风骨,就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

    在武宗朝之前,廷杖是绝不会打死人的,请廷杖就成了刷声望极好的办法,但自从武宗朝出了个立皇帝刘瑾,这个大太监极其凶狠,自此开启了廷杖打死人的先河。

    李开藻、李开芳兄弟二人都是福建人,李开藻是今年金榜题名状元的有力竞争者,少有才名,四岁读书,七岁作诗,八岁在私塾解仁字,曰:本心安处为仁,九岁参加了县试,十九岁中举,万历十一年,虚岁二十岁的李开藻来到了京师参加会试,与人聚谈,皆言其聪慧过人,颇有才气。

    如果李开藻考不中状元,或者连进士都没中,那从四岁开始经营的才名,就有用处了,他李开藻考不中,肯定是有人科举舞弊!肯定是有黑幕!否则他李开藻怎么考不中呢!

    海瑞在邸报上看过李

    开藻的文章,写的很有章法,而且熟读矛盾说,公私论,对生产极为推崇,乃是新学儒生。

    「最近京师出了个乐子。」沈鲤笑着说道:「最近元辅和心腹游七闹别扭的乐子。」

    「哦?愿闻其详。」海瑞眼前一亮,满脸笑意的说道:「整天看次辅追杀逆子,都察院御史抬水,这又有新的乐子了,快快说来听听。」

    乐子人海瑞,除了反腐抓贪,就最喜欢看各种乐子了,不用抬着棺材劝谏皇帝勤勉,以振兴天下为本的他,这官场生活变得惬意了起来。

    「元辅是荆州人,那边多穷苦,很喜欢吃辣椒,但因为元辅久坐有痔,所以不能食辣,之前皇帝看的很严,整个府上连一个辣椒都看不到,这不最近元辅母亲过寿,荆州地面的亲朋就送了一份辣椒过来,元辅母亲喜欢这个家乡味儿,就让人采买。」

    「元辅在府中藏辣椒,游七整日里找辣椒,一时间就开始了拉锯。」

    海瑞眉头紧蹙的说道:「这游七不是以下犯上吗?」

    沈鲤笑着解释道:「游七有旨意啊,正经的圣旨,有轴有缎面,作为全楚会馆的大管家,游七不能让元辅吃辣,一根筋的骆思恭也盯着呢,所以游七不是以下犯上,元辅也不算抗旨,毕竟是母亲给的,而且也看了病,觉得可以吃一点。」

    「最后谁赢了?」海瑞好奇的问道。

    沈鲤探了探身子说道:「游七赢了,骆思恭从缇骑营借了一头嗅觉灵敏的犬,就把全楚会馆的辣椒全都找出来了,游七把辣椒给了菜户营送菜的送菜夫,有意思的地方来了,这件事,你知道从哪里传来的?」

    海瑞一愣,疑惑的问道:「从哪里?」

    「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听说陛下听说后,笑的可高兴了。」沈鲤说明了情报来源,这个乐子,来自于皇宫,确切的说是陛下故意传出去的乐子。

    张居正,是个活生生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欲望,比如说辣椒。

    辣椒传入大明,是在孝宗年间第一次出现了明确的记载,读书人将其称为番椒,传入的路线极为明确,一条是从丝绸之路进入甘肃陕西等地,故而有秦椒之称,另外一条路是从东吁传入云南,在云南地方快速蔓延起来,叫小米椒,秦椒和小米椒最终在四川和湖南等长江中上游地区,形成了辛辣重区。

    辣椒的广泛流传,原因有很多,但其实归根到底就一个,辣椒下饭,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路发达,客货船舶聚集之处,都有码头,而码头上卖力气的苦力,没有足够的油脂和肉类摄入,就只能用辣椒下饭。

    这就是辣椒快速在四川和湖广形成辛辣重区的原因。

    李开藻来了,沈鲤和海瑞都不喜欢这等人物,看看那穿着打扮,一身绫罗绸缎,腰间恨不得挂十八个零碎,手里拿着一把折扇,这二月的天还是倒春寒,这折扇有什么用?从李开藻过去的履历去看,从小他的父母就开始为他打造人设了,一个聪慧过人的读书人,从字里行间跃然纸上。

    「你找人代写发在民报上的文章,我看过了,代写的人是谁?」海瑞直截了当一句话,让本来趾高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