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世上本无双全法,万事皆在取舍间
第七百六十章 世上本无双全法,万事皆在取舍间 (第2/3页)
就打算离开了,没有打鸡血,更没有长篇大论,只是实事求是的讲出了现实。
人,就只能管好眼下的事儿。
他必须要出现,给大明明公足够的确定性,他就是大明朝的定海神针,只要他出现,他就能给人带来足够的信心。
自从第三卷出现后,大明明公们做事也有了些变化,现在做事做绝成为了极端保守派们的基本方针。
极端保守派就是这样,不太相信后人的智慧,我把能办完的事办完了,把事做尽了,后人能维持多久,那就是看后人的命了,历史也证明了,后人不见得有智慧。
“不是这个大光明教…”回到通和宫的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面色有些复杂,每次提及这个大光明教朱翊钧的神情都会这么复杂。
一方面,大光明教真切的扩大了大明的影响力,而另外一方面,朱翊钧比较抵触宗教这个东西,即便是大光明教没有神。
黎牙实综合了很多水手的消息,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圣徒们发生了内讧,二十个面圣过的圣徒,死掉了十三个,最终以形成了以大牧首马丽昂·德·蒙莫朗西为核心的大光明教。
之所以发生直接冲突,是因为,大光明教内部产生了巨大分歧。
以大牧首马丽昂为首的七名圣徒,坚持要仗剑传教,这是和大明仗剑海贸的环境密不可分的,马丽昂迫切的希望大光明教有自己的武装。
在这个时候,一部分比较极端的罗马教廷的信徒,对大光明教的智者们展开了有针对的袭击,大光明教为了自己的生存,开始尝试增加自己的武装力量。
而另外十三名圣徒,则是不认可马丽昂的说法,他们认为,如果大光明教拥有自己的武装,并且展开反击,会引起世俗当权者的警惕,不利于传教的同时,还容易激化矛盾,最终导致大光明教的彻底失败。
路线分歧是极为致命的,马丽昂作为大牧首反而成为了少数,一场针对马丽昂的宫廷政变开始发生。
在万历十四年一月份的时候,马丽昂从法兰西回到了佛得角自由之城的智者之屋,遭到了圣徒的袭击,本来这场有预谋的袭击,马丽昂必死无疑,但不巧的是,马丽昂的父亲,派给她二十名亲卫,保护她的安全。
血战之后,马丽昂成为了大光明教的独裁者,并且还是快速筹备出了自由骑士团。
“她准备做什么?”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自由骑士团,一万两千人,她组建的太快了,而且没有任何领地和税赋,她拿什么来养这一个个自由骑士团。”
朱翊钧敏锐的政治嗅觉察觉到了阴谋,一月份才发生了火并,自由骑士团组建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大明朝,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朱翊钧组建京营,一年时间才有一万可用的军兵,跌跌撞撞三年多,才把京营的事儿理顺,这还是在有戚继光的情况下。
马丽昂,凭什么这么快,就组建起了骑士团!
冯保拿出了备忘录,翻动了许久才说道:“陛下,她姓蒙莫朗西,这个姓氏来自于当维尔领主蒙莫朗西公爵,而她的父亲是法兰西现在的陆军元帅,朗格多克总督。”
“这一切就说得通了。”
“她要做什么?”朱翊钧拿过了备忘录,才发现礼部早就奏闻了她的身份(642章),现在回头看,这个人来大明的目的就不纯粹,表面上的恭顺,只是为了获得大光明教圣徒的身份,获得更大的影响力达成自己的目的。
冯保眉头紧蹙的说道:“或许她想做女王,或者她的父亲想做法兰西国王?”
“那就解释通了,仗剑传教是个谎言。”朱翊钧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
冯保一看这架势,就知道马丽昂所图甚大,但泰西那边,都不是很清楚马丽昂的目的是什么,还以为她真的打算搞什么仗剑传教,这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和不太对付的人吃饭时,一定会带有绝对的警惕之心,甚至要做好跟对方鱼死网破的准备,这是自鸿门宴之后,必然的基本素质。
比如旧唐书载:建成又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狼狈扶还西宫。
如果不是李元吉的王妃杨氏告密李世民,指不定李世民就一命呜呼了,所以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杀死兄长李建成还有些悲痛,但一想到把李元吉也一起杀了,瞬间就能睡个安稳觉了。
反面的例子,就是开启了倭国战国时代的故事,四职之一的赤松满佑,宴请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教,足利义教就那么没有任何戒备的前去赴宴了,然后被杀了。
还有类似的就是织田信长在本能寺,自己身边护卫就那么百余人,就敢入京,被明智光秀给做掉了。
中国的历史实在是太长了,长到几乎任何政治活动,都可以在历史长河里,找到对应的博弈模型,虽然不一定有指导意义,但一定有借鉴意义。
这也是为何后来的儒学士们总是说春秋以后无大义,甚至可以制造出不读史的史荒年代来。
在万历初年,士大夫常常以不读史为荣,不读史就是不屑于看那些不义之举,其实就是用史书可以制造政治门槛,类似于朝鲜上层用汉文,下层用彦文,人为制造壁垒。
梁梦龙作为大明进士,一直到翰林院,拜张居正为师之前,都‘未尝睹全史’,在翰林院如饥似渴的吸收这些史料。
冯保也读史,他看了半天,这个马丽昂干的这点事儿,都有点像养死士的司马懿,这个自由骑士团,在法兰西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会发挥出怎么样的作用来,可想而知。
当然这都是猜测,需要更多的消息,才能进一步确认这个大光明教大牧首的目的。
大明皇帝和内相的讨论,其实是一种非常傲慢的理解方式,以大明人的视角去理解泰西发生的事儿,就会陷入这种误区。
皇帝和内相实在是想得太多了,完全忽视了泰西宗教战争的残酷,因为大明的宗教冲突并不激烈。
马丽昂根本没想那么多,大光明教的传播,让罗马教廷如鲠在喉,开始有目的的针对大光明教展开了袭击,而大光明教必须要自己组装武装力量来反击,针锋相对。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一切宗教矛盾在泰西都有可能演化为战争行为。
马丽昂对法兰西国王没有那么大的企图心。
万历十四年八月份,大明进行了一次重大人事任命,总督军务梁梦龙将会在年底之前调回京师,而新任的总督军务凌云翼,准备回京,前往朝鲜赴任。
梁梦龙要回朝,则是因为他必须要回来,张居正为内阁首辅,还要处理吏部诸事,实在是有些过于忙碌了,而且在收复了汉城仁川之后,朝鲜也需要一个好杀人的凌云翼前往,凌云翼去朝鲜,是要对朝鲜进行清丈、还田、组建工兵团营,修桥补路,修建官厂、铁冶所。
如此急变,一些旧时代的残党,就会成为阻力,更加明确的说,朝鲜的文武两班被超度。但以庶子、妾生子为主的中人,仍然是朝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