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殊途同归

    第六章 殊途同归 (第2/3页)

,无论是江湖还是庙堂,不管是天朝又或异邦,天理公道虽然自古而有,然而因为人心变幻而失常者却时有发生。

    “更有甚者,快意恩仇的世俗武林,乃至于追求天道的武道玄宗,又何尝不是风云变幻,世事无常?

    “若非如此,又怎会有江湖仇杀、朝堂争斗,又何来的朝代更迭、疆土侵染,又哪会有黑白之争、正邪之分?

    “我等自幼生长于与世隔绝的秦岭深山之中,年少弟子鲜少出派游历四方,在我们门中自然乃是一片和睦情形为多。

    “然而,即使眼所不见,耳所未闻,不公不正之事,在这茫茫天地之间,又何曾真正彻底断绝?

    “但我们一心求武,专心问道,所思所想虽则是天道武道,但又何尝不是欲凭吾等之力,让这苍茫寰宇的天理公道如之如常?

    “当然了,方才之际,听闻那等不平之事,我的内心又怎会当真全然不起一丝波澜?

    “只不过波澜虽起,先自平衡己心之道,方才能够平衡他心之道,最终亦才能够进而平衡天下之道!”

    言毕,月白长衫青年仍未回首,只是举目仰望青旻,只见白云悠悠,苍天依旧。

    后面的白衣少年与黑衣少年,一时之间亦皆无语静默,看了看前方那一袭月白背影,进而已都是举目仰观这青旻白云,苍天如是。

    狭长延伸的峡谷之中,曲中犹直的山路之上,阳春午后的日光之下,蓦然地只剩下了细碎不断的马蹄声……

    过了好一会儿,云一凡方才慢慢地开口而道:“己心他心,上善若水,武道天道,殊途同归。”

    云一天闻听此言,眼神当中不由掠过一抹奇特的光彩,然后便即回首点头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殊途同归,道长存天地而莫名。”

    “上善若水,殊途同归……”龙修远轻声自语,似乎亦有所明,亦有所悟,亦有所得。

    。。。。。。。。。。。。。。。。。。。。。。

    且说云一阳施展“陆地飞腾法”,带着太叔桓莽骑乘追云骓往云门而去。

    前者修为业已是武道初境登峰造极,轻功造诣亦算是卓而不凡;后者所乘的追云骓,则是云门数百年来专门培养的精品良驹。

    故而,此二人一路风尘仆仆,不到一个时辰便已赶到了云门谷口之外。

    只见在十来丈方圆的谷口空地所在,云一阳的速度丝毫未减,翩然转折便已飘忽拐入了谷口通道,一袭赤红色的长衫飘飘犹若火云,径自向着北面十多丈外的谷口大门而去。

    太叔桓莽微勒缰绳,稍稍放缓了速度催马跟着便也拐进了谷口通道,穿过了十几丈长的谷口通道。

    二人一前一后,俱都很快来到了云门大门前。

    云一阳翩然停身,止步挺立。

    太叔桓莽勒住缰绳,翻身下马。

    “一阳师弟。”

    “一阳族弟。”

    值守大门的两个黄衣弟子,一起向着云一阳拱手见礼道。

    其中一人,正是之前与太叔桓明一起值守的那名姓高的瘦高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