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要用也要防,皇后要帮忙

    第四十三章要用也要防,皇后要帮忙 (第2/3页)

   “当然,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代善虽然支持你,但是那也是一只老狐狸,苗头一不对,他立马就会明哲保身,你在这做学问吧,我现在就去礼烈亲王府去见一见代善去。我们孤儿寡母的只能不断依靠别人,为自己争取利益,直到你真正成为这大清之主为止。”说完起身便走。

    大清军队向南调动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南京,高一鸣给李定国、高杰、黄得功三人的命令就是:“守,坚守不出。”

    对于祖大寿的回归高一鸣当然乐见其成,这也是一位有气节的人,正史记载,他为形势所逼两次降清,却又两次反清,最后反清失败兵败而亡,降清期间,不曾为清军出过一计。

    祖大寿来到南京,被高一鸣热情相迎,让他也担任了兵部侍郎,协助秦良玉老将军训练新军,把他作为一个储备大将用。至此,高一鸣才觉得身边大将,稍微够用了,心中稍安。

    就在洪承畴为小皇帝出谋划策之际,高一鸣正在御田里劳作,为了向天下宣示皇帝推行土豆、番薯、玉米的决心,它让人在靠近南京的郊区,划了一大块山地作为御田,为了立个榜样,他决定亲自将三亩九分地种完,每种作物一亩三分地。

    这一亩三分地可是有讲究的,古代帝王为了向臣民表达皇帝关心百姓生活,重视农耕的意愿,会在每年立春之日率领文武百官亲自耕田劳作,皇帝亲自耕种的田地长11丈、宽4丈,其大小恰好是一亩三分。这块地一共分为12畦。中间部分是皇帝亲耕的,两边剩余的土地,则留给大臣们来完成。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设先农坛,包含皇帝更换祭服的具服殿、面积为一亩三分的演耕地、演耕地北面的观耕台、储藏皇帝亲耕田所产粮食的神仓等,后来因为朱棣迁都,导致荒废了,所以高一鸣才不得不另选他处。

    听闻此事的周皇后求见高一鸣道:“陛下,听闻您将在立春之日,要行亲耕礼,为何不叫上臣妾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