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谁试手,补天顷?(卷末,求票)

    第131章 谁试手,补天顷?(卷末,求票) (第3/3页)

    主座上的指挥使夫人只觉得今日大涨了脸面,先让人赏赐戏班众人,接着又要让儿子于宗远去请苏泽,今天这出戏可是让于夫人在府县贵妇之中大涨了声望,这份贺寿礼正是于府最需要的。

    只可惜花开易折,在这烈火烹油的时刻,总是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扰了指挥使夫人的寿宴。

    于府之中,欢笑晏晏。

    远在宁波抗倭的俞大猷,此时却一脸沮丧。

    知兵的张经就任七省经略总督后,提拔俞大猷为副将,命令他整顿兵马抗倭。

    不过张经自从上任总督之后,就经常被朝廷言官攻击,他到任浙江三个月没有动静,更是被言官攻击为“养寇自重”。

    到了这个月,张经实在是顶不住了,倭寇攻占宁波普陀,张经连下军令,让俞大猷率部出击,夺回普陀。

    俞大猷知道大明军队缺粮少银,之前又被倭寇打怕了,他还没整军完毕,普陀又是山城,进攻不容易。

    但是张经对他有重用之恩,俞大猷也知道朝廷局势,只能硬着头皮出战。

    俞大猷率军前往讨伐,将士们攻至半山,倭寇突然开城门杀出来,俞大猷军措手不及,武举人火斌等三百人被杀。

    这火斌也不是普通人,他祖先火真,是洪武年归顺大明的蒙古人将领,燕山中护卫千户。

    靖难之役时,跟随燕王朱棣起兵,攻打真定,并以先驰突耿炳文阵营,获大胜,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劳,封为同安侯。

    永乐帝登基之后,火真出塞作战失利身死,永乐皇帝褫夺了他侯爵,改火家为宁波观海卫世袭千户。

    火斌和俞大猷一样参加了世职军户才能参加的武举,如今效力于俞大猷麾下,对倭作战十分英勇。

    可没想到在普陀山半山被倭寇所杀,据说火斌被围之后誓死不降,被倭寇活活斩成多段,死前依然痛骂倭寇不止。

    俞大猷痛失爱将,可是他还来不及悲伤,普陀山之战兵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师。

    朝廷要对俞大猷议罪,严嵩一党迫不及待的要将张经这个七省总督提走,换成他们的自己人主政东南。

    两派争执不下,最后嘉靖皇帝拍板,免去俞大猷世袭军职,但是还让他为副将,让俞大猷戴罪立功。

    俞大猷接到朝廷旨意,手下诸将义愤不已,之前军议俞大猷就上书总督张经,此时并不是攻倭的好时候,兵马钱粮都不充足,俞大猷接受命令出击,才中了倭寇埋伏。

    俞大猷止住部将的不满情绪,只是平静的接受了处分,这些年的作战已经让俞大猷明白,自己虽然是一军统帅,但是有些仗不仅仅要算军事,还要打政治仗。

    张总督就任两个月没有寸功,朝廷已经对他非常不满了。

    皇帝还能让俞大猷继续带兵,那就还有立功的机会。

    俞大猷坦然的接受了旨意,重金贿赂了宣旨的太监后,俞大猷回到书房,拆开了从福建寄来的信。

    打开书信,这是长宁卫寄回来的信,林默珺将近况告诉俞大猷,当然没有说自己女儿身继任百户的事情。

    接着信上附上了鸳鸯阵的阵法图,以及鸳鸯阵的训练方法,俞大猷看完眼睛一亮!

    这正是对付倭寇的好阵法啊!

    俞大猷如获至宝,将鸳鸯阵反复研读,更是觉得精妙无比!

    这边浙江的局势随着普陀之战而岌岌可危,已经登陆外海的鹿大王接到消息,袭击了福建海道衙门巡海的战船,三艘福船失联,怕是凶多吉少了。

    更可怕的是鹿大王手下一支倭寇在建阳附近登陆,已经连续攻陷好几个村落,进逼建阳城。

    福建都司衙门的紧急军情送到于府,方知府和白知县也都得到倭寇入寇的消息。

    欢宴在气氛最火热的时候被拦腰打断,身为延平卫都指挥使,于宗远的父亲全身颤抖。

    方知府和白知县也脸色惨白。

    福建雨季天气实在多变,瞬间乌云密布,只看到屋外轰隆一声,暴雨如柱一样落下,就仿佛天上开了一个口子,雨水从天倾的地方漏了出来。

    东南雨倾。

    何人可试手,补天倾?

    本卷完

    下一卷就要离开南平了,肥鸟也有些没底。

    不过剧情也是要推进的,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

    明天继续保持八千字更新!求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