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酒中精,花精粹

    第166章 酒中精,花精粹 (第2/3页)

发现时代。

    越是深入这个时代,苏泽对于大明人的智慧也不敢小觑。

    胡公公对于染料工艺的研究成果斐然,他甚至能从柳树皮中提取到水杨苷。

    中华工匠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能打造出越王勾践剑,那样的几千年都不腐朽的锋锐宝剑。

    可是最缺乏的,就是定量分析。

    计量学,是科技发展中一门经常被忽视的学科,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温度,时间,这些抽象的东西,量化成可以计量的指标,只有这样才有更进一步研究冶炼和材料学的基础。

    就拿炼钢来说,多少摄氏度进行淬火,将钢材奥氏体化,再迅速降温到多少度,可以完成马氏体的转化,这些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温度。

    中国古代工匠不是不能打造宝剑,但是这些宝剑都是在经验和巧合之下,偶然制造出来的,甚至还诞生了干将莫邪这种用人祭血液淬火的传说。

    所以在苏泽看来,阳明心学根本不是一种科学理论,阳明心学的格物致知,不过是对哲学和方法论的总结思考,和近代科学更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而清代的读书人更沉溺于这种“思维游戏”中,将心学进一步变成了魏晋谈玄论道一样的玄学,更进一步的唯心主义化。

    收起心思,苏泽走向了胡太监的实验室。

    只看到胡太监一边忙和着瓶瓶罐罐,一边在纸上用炭笔记录着什么。

    自从上一次苏泽提出了用酒或者油来萃取天然物质的想法后,胡太监就开始了实验。

    果然利用油萃取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办法提取的物质,但是在用酒进行提取的时候,胡太监遇到了问题。

    如果苏泽在旁边,肯定会告诉胡太监是因为现在的酒含水量太多,并不是纯酒精,所以才无法萃取更多的物质。

    虽然胡太监对于相似相容原理并不了解,也不懂什么叫有机无机溶液,但是他也猜测到了是因为酒中含水的原因。

    苏泽进了实验室,胡太监惊喜的说道:“苏相公!”

    胡太监立刻将苏泽引到一个实验台上,看着满桌子瓶瓶罐罐说道:“苏相公,这是杂家用油提取的草木精华!”

    胡太监像是献宝的孩子,带着苏泽参观完他最近的成果之后,胡太监又引导苏泽来到了刚刚写写画画的实验台上。

    “苏相公,您看这个。”

    苏泽看到一大堆连接起来的瓶瓶罐罐,不得不说这位胡公公的动手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玻璃试管没有,胡太监自己烧制的陶瓷罐罐。

    苏泽还看到了一条细长的瓷管,连接在木塞子上,整个实验台充满了一种中式赛博感。

    “胡大监,您这是在忙什么呢?”

    胡太监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小瓶子,递给苏泽说道:“苏相公,你看看这个。”

    苏泽接过来,就闻到了浓烈的酒味。

    “胡大监还爱喝酒?”

    胡太监立刻摇头说道:“这可不是酒,这小小一个瓶子,可是杂家用两罐酒提取出来的酒中之精啊!”

    酒中之精?等等,不就是高纯度酒精吗?

    苏泽再看实验台上那套复杂的设备,这不就是冷凝提纯高浓度酒精的设备吗?

    高纯度酒精,不仅仅可以用作为酒精喷灯的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学溶剂。

    苏泽钦佩的说道:“胡大监竟然能从酒中提取精华,实乃神人也!”

    苏泽只是给胡太监讲了一些溶解和分离的基本原理,他竟然就能想出这种加热冷凝提纯酒精的方法,苏泽更加不敢小觑这个时代人的智慧。

    胡太监摸着没有胡须的下巴说道:

    “杂家也是听了苏相公杂糅之论的启发,猜想这酒也是一种混合溶液,才想出提纯酒中精华的方法。”

    说完,胡太监立刻将瓶子塞上软木塞说道:“苏相公,这酒中精华天性活泼,如果不塞上塞子,很快就会消散于天地之间。”

    好嘛,纯酒精易挥发的特性都研究出来了。

    胡太监又说道:“这套设备除了能萃取酒中精华,也可以萃百花之精华。”

    胡太监又拿来了一个罐子,打开之后苏泽就闻到浓浓的花香。

    胡太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