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治河之志

    第199章 治河之志 (第2/3页)

要请您筹办。”

    鹿鸣宴是乡试结束后的庆祝宴席,这也是这一届新科举人的第一次集体活动,苏泽点头说道:“苏某一人独力难支,还请诸君帮忙。”

    这四人就是本届乡试的二到五名,四人拱手说道:“自当从命。”

    苏泽看着四人年纪都不大,不由的感慨果然成名要趁早啊。

    四人纷纷拱手,向苏泽自报家门:

    “在下本科榜二,兴化府黄懋冲。”

    “今榜第三,建宁府赵秉忠。”

    “今榜第四,福州府黄志清。”

    “今榜第五,泉州府林东海。”

    接着黄懋冲又说道:“编纂同年录的时候,也请解元郎费心了。”

    苏泽不由的头大,他捂着额头说道:“四位兄台可否帮帮忙,这同年录的事情就请诸位帮忙了。”

    四人疑惑的看着苏泽,同年录就是同科举人的同学录,这事情向来都是解元的特权。

    登记同年录,就等于掌控了全福建八十九名举人的人脉资源,这种事情向来都没有假手他人的道理。

    苏泽苦笑着说道:“在下诸事繁忙,实在是没有精力编写同年录。”

    赵秉忠疑惑的说道:“乡试已经结束,吾等正是放松的时候,解元郎何事繁忙?”

    苏泽只好说道:“治水。”

    “治水?!”

    众人惊呼道。

    他们疑惑的看向苏泽,难道是解元郎家长有水患?

    他们也曾经见家中长辈主持治理过小河,只当是苏泽要治的是家门口的小河。

    作为读书人回馈家长,这种事情自然是正确的,只是四人疑惑苏泽竟然这么大方。

    编写同年录,可不是简单的登基姓名,还要编写一大串的东西。

    编写完毕字后还要找人雕版印刷,然后刊订成小册子,还要将这些册子送到所有同年手上。

    没有半个月的时间肯定是弄不下来,苏泽急着返回南平治水,所以才委托四人帮忙。

    苏泽说道:“苏某受人之托,要治家乡水患,所以参加完鹿鸣宴就会返回南平县,同年录的事情就劳烦诸位了。”

    说完苏泽又从袖子里掏出银子说道:“编写同年录本是我的职责,如今委托给诸兄,这印版的费用就由我出了。”

    四人互相看了看,最后还是收下了苏泽的银子。

    既然事情自己做了,那就宣传钱是苏泽出的,也算是帮他扬名了。

    乡试题名,虽然还不是金榜题名,但也是人间喜事,苏泽先是带着县学同学在福州府吃了几顿。

    听到消息的于二公子也迅速出现,慷慨的帮着苏泽买了单,又带着苏泽一顿游山玩水。

    于二公子还有一个月就要武举了,可是看到他日渐发福的身体,苏泽估计于家早就打点好了。

    鹿鸣宴是在贡院中举行,鹿鸣琼林二宴,本来是唐宋殿试后的宴饮。

    大明将两宴拆分,鹿鸣归于乡试,琼林归于殿试。

    不过和唐宋那种新科士子举行的宴饮不同,大明鹿鸣宴是礼仪性质的宴会,过程都是有规定的,房师汪道昆也要出席。

    苏泽的帽子上簪着红花,一板一眼的完成了宴饮,又当场作了一首中规中矩的唱答诗。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西禅寺。

    “姑爷,夫人传话过来,让我跟您返回南平。”

    苏泽看着方爱竹,不得不说方家毕竟是官宦人家,下人就是不一样。

    这方爱竹能读能写,做事也乖巧,这些日子要不是他帮忙打点,很多事情苏泽还真的忙不过来。

    不过苏泽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者,还是不喜欢有人这样服侍自己。

    此时他半醉半醒之间问道:“为何要为人奴仆呢?”

    方爱竹低着头黯然说道:“若非不得已,谁愿意为奴为婢呢,可若不是当年夫人搭救,方某早就饿死了。”

    方望海虽然也算是诗书传家,但是也几代没有进士了,家中也没有所谓的家生子,这些仆役都是后来发达了之后李夫人挑选训练的。

    方爱竹原本是逃荒的孤儿,被李夫人买下从小教育,也算是方府信得过的人,这才派来伺候苏泽。

    方爱竹说道:“其实夫人也曾经说过,若是我要出府,立刻会将身契发还给我,可是离了方府,我又能做什么呢?”

    苏泽愣了一下,对于方爱竹来说,留在方府反而是最佳的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