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盐法开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更)

    第260章 盐法开中制(新卷求票,今天晚上加更) (第2/3页)

俸禄以助大工之后,南京六部衙门也带头开始“自愿捐款”,而十三省衙门自然也不能落后,全国轰轰烈烈的“自愿降薪”给皇帝修宫殿的活动开展起来。

    大明官员们以“皇帝的恩情还不完”的心态,“主动”把自己的俸禄捐给皇帝修宫殿,皇帝自然也是非常的“感动”,多次表示“朕不差这点银子”!

    只可惜群臣实在是太过于“热情”,皇帝也是为了不让臣下“为难”,最后还是接受了这笔主动降薪的捐款,将这笔银子用来修宫殿去了。

    除了群臣慷慨解囊,身处于皇城根下,平日沐浴在皇帝恩情中的京师百姓们,也“自愿”加入到没钱出力的行列中。

    皇帝在二月一日下旨,征调六万民夫加入京营,和京营的士兵一起接受工部的征调,修建三大殿去。

    在京师的百姓纷纷开始逃亡,对于这些不能够主动为君父分忧,甚至还要逃跑的百姓,京师各级衙门出动出击,纷纷用镣铐和枷锁让他们悔改,被抽丁的富户也只能乖乖的交钱免役。

    不过这一切还和远在上海的苏泽没什么关系,方若兰下了船之后,就坐上了前往南京的马车。

    方若兰对于江南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奇,不时的挑开车帘看着外面,比起福建的多山,一望无际的江南水网风景确实非常好。

    等到抵达南京城的时候,方望海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派遣管家在南京城外迎接。

    见到家里的老管家之后,方若兰自然又是百感交集,虽然从她出嫁到现在也才过了两个多月,方若兰却感觉和父母分别了这么长的时间。

    方若兰已经出嫁,再住在方望海的府中,别人就会说苏泽是倒插门了。

    好在苏泽如今也不差钱,直接在距离方望海府邸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座新宅,方若兰让翠屏安顿行李,就和苏泽一起上门拜会方望海。

    “夫人在后宅等着小姐,姑爷请随老仆去书房,老爷等着见您呢。”

    如此焦急的要见自己,恐怕自己这位老丈人又遇到什么麻烦事情了。

    果不其然,在书房见到了一脸焦急的方望海,对方口的第一句话就是:

    “汝霖快看看这个!”

    苏泽接过来一看,这是内阁发往南京户部的公文,内容是要南京户部出售江淮盐引,为修建大工筹措五万两银子。

    “这么多?”苏泽倒吸一口气。

    方望海也皱眉不展的说道:“是啊,自从倭寇肆虐江北,江淮盐法一直不通,光是承兑以前卖出去的盐引都不足,朝廷发的新引要如何卖出去?”

    也难怪方望海忧虑,因为南京户部的一个重要差事,就是负责整个南直隶的盐务。

    盐,这个从春秋战国开始就被认定为战略资源,汉代确定了盐铁专营的政策之后,盐税就一直都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唐代财政名臣第五琦在江淮建立盐院,江南地区进行盐务改革之后,整个江南地区的盐税更是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苏泽在穿越前对明代盐法也只有部分了解,于是他向方望海打听起情况来。

    “岳父大人,这江淮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