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解决方法(三更,求票)

    第262章 解决方法(三更,求票) (第1/3页)

    看到方望海的目光,苏泽首先是摇头。

    “如今边商和内商都疲敝,朝廷想要通过发行盐引从他们身上捞钱,恐怕已经没有几家能掏出来了。”

    方望海沉默了。

    苏泽说的没错,曾经的北方边商,早在上任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彻底凋敝。

    那些曾经能够在边境组织上万人商屯的边商家族,不少已经破产,变成了普通的地方豪强。

    有的则换了行业,比如在边境地区走私茶马,通过更加非法的走私贸易赚钱。

    而曾经辉煌无比的内商,比如集中在淮安、扬州、泰州的淮扬盐商,也已经是元气大伤,很多家族还囤积着大量的盐引,却始终没法兑换,只能当做废纸一样传给子孙。

    总之叶淇的变法,已经打垮了曾经富庶的盐商团体。

    如今能够在淮南地区做盐的生意的,要么就是太监和皇帝的亲戚,要么就是南直隶的勋贵,还有就是徐阁老这种重臣家的子弟。

    普通商人就算是拿了盐引,也绝对从盐场提不出一两盐来。

    可是没盐就是没盐,就算是以上的这些权贵,听说盐场新产了盐也要冲过去抢,去晚了也是一点多余的盐也抢不到。

    方望海心中也在骂朝廷,你朝廷光是发盐引,没有盐怎么卖?

    现在谁也不是傻子,南京户部就算是直接卖盐引,也得有人来买啊!

    苏泽说道:“要重新振兴开中法,我没有办法,不过如果只是为了卖这次的盐引,小婿还是有办法的。”

    方望海眼睛一亮,苏泽果然有办法!

    他俩忙说道:“汝霖快点说!可别吊我胃口了!”

    苏泽慢慢的说道:“岳父大人,这两淮两江的盐法壅塞,可不是天下所有地方的盐法都壅塞的啊?山东、福建和广东的盐,就没有江淮这么紧俏,特别是山东,早就已经是无中可开,根本没多少人在山东取盐。”

    方望海眼睛一亮,是啊,苏泽说的没错啊!

    南京户部总管天下盐政,方望海当然知道苏泽说的是对的。

    这就要说开中法的问题了,这大明朝的富庶程度和人口稠密度是不同的,所以各地的盐是完全不同的。

    但是开中法又规定了,一个地区的盐只能在本地区贩卖,这也就导致了各地盐价完全不同。

    比如山东地区,整个山东也都是盐的老传统产区了,从战国的时候齐国就开始煮盐了,所以山东的盐产量是不低于江浙的。

    可也因为这样,所以从国初执行开中法的时候,商人就不愿意在山东开中。

    山东的人口少,私盐多,盐商开中了在山东贩盐,可能根本赚不到多少钱。

    而和山东相隔的江淮地区,只要能从盐场守中拿到盐,那就是几十倍乃至百倍的利润。

    苏泽提到了山东的盐多,江淮的盐少,山东盐场的盐过剩还有结余,江淮盐场的盐不够用,方望海立刻明白了苏泽的意思。

    但是方望海又皱眉说道:“可是要将山东的盐运到江淮,耗资巨大,而漕运衙门上下中饱私囊者众,恐怕十份盐只有一份能运到扬州。”

    方望海说的也是实情。

    之前就说了,整个大运河的漕运,其实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户部的仓场侍郎,负责运输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