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造船】技能

    第297章 【造船】技能 (第3/3页)

,是心病。”

    方若兰叹息一声说道:“自从赵贞吉就任之后,爹的心情就差了很多,前段时间连钞关厅的差事都丢了,只剩下一个名义上代掌南京户部的虚职,事情基本上都落在了赵贞吉手里。”

    “特别是年前,浙江的胡宗宪写信,向南京户部要粮食。今年浙江九县被淹,又在执行改稻为桑,爹就想支援浙江一点银子,谁知道赵贞吉激烈反对,硬是扛着不肯发粮。”

    “爹气不过,上书乞病休,朝廷不允,等年后爹准备不回南京了,直接在福建上书乞休。”

    苏泽愣了一下,没想到方望海的去意这么坚决。

    不过仔细想想,方望海不愿意干了也正常。

    在苏泽看来,方望海这位老丈人还是个有能力的官员。

    如果说方望海的【行政】能力有Lv15,那么他的【政治】只有Lv10.

    方望海不会站队,没有投靠严党和清流。

    其实也不是方望海不愿意投靠清流,而是他这样一个偏向技术的官僚,还是很难认同清流那一套理念的。

    方望海是个做事的人,筹建钞关厅这种实际事务,方望海就能做的很好。

    但是政治斗争,方望海连苏泽都不如。

    在南京户部侍郎这个级别上,他自然不是官场老油子赵贞吉的对手。

    搞办公室政治,赵贞吉能抵得上好几个方望海。

    要说交情,赵贞吉和胡宗宪是故交,是好友,在赵贞吉在家丁忧的时候,胡宗宪就和他不停的通信,那时候两人关系融洽,赵贞吉还给胡宗宪平倭出谋划策。

    可赵贞吉得到清流的举荐,出任南京户部侍郎之后,赵贞吉就想尽办法拒绝胡宗宪的求援,禁止江南的粮食进入浙江。

    比起来,自己的老丈人方望海和胡宗宪的关系就浅多了。

    他们不过是在浙江钞关税上有些合作,后来胡宗宪还侵夺了浙江钞关厅的职权,两人合作不欢而散。

    可就是这样,在浙江大灾之后,方望海还是不计前嫌,愿意支援浙江粮食。

    苏泽对方望海肃然起敬,大明朝像是方望海这样的官员不多了。

    方若兰说道:“今年以来,爹想做的事情多方掣肘,最后一事无成。”

    “你帮着爹筹办的钞关厅也都废了,南京户部那些官员也都倒向了赵贞吉。”

    “娘也觉得,爹这个官做的没什么意思,就劝他先回福建,不行就辞官回乡好了。”

    好官难做,方望海是个办事的人,对下属也不错,可是在大明这个官场体系中,做事的人就不是升迁的那个。

    官员提拔升迁,全都是依靠上级。

    大臣要进内阁,要看皇帝的喜好。

    重要岗位大臣的任命,要看内阁的推荐。

    就连最基层的岗位,也要看上官的推荐和考成。

    方望海没有后台,和清流的明日之星,徐阁老的弟子赵贞吉比起来,到底要投靠谁自然不用说。

    南京户部的官员倒向赵贞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苏泽苦笑一声,大明朝中后期的改革,最后基本上都是人亡政息,就算是好一点的也就是人走茶凉。

    苏泽帮着方望海在江南筹办钞关厅,改革南京盐法,平定振武营叛乱,做了这么的事情,最后在江南官场上,却是一点成果都没有留下来。

    官场的人脉、声望,都如同浮云一样,随时可以吹散。

    回过头来,苏泽在南直隶留下的成果,都和官场没什么关系。

    一个是天工书院,虽然苏泽已经去了福建,但是天工书院培养的学生,已经融入到江南各行各业中。

    《天工开物》一书中的种种赚钱法门,如今在江南都有工坊,苏泽在这些工坊主和匠人眼中,几乎是祖师爷一样的存在。

    另外一个就是《警示报》和《通言说》,这一份报纸一份杂志,已经覆盖整个南直隶,连南直隶附近的两湖、江西、山东等省,都有了印刷坊刊印。

    最后就是上海抗倭缉私总团了,苏泽嘴角露出笑容,为了保住这个据点,苏泽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