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三经新注

    第363章 三经新注 (第3/3页)

 胡宗宪在浙江抗倭的时候就驻节在杭州,所以他第一件事就是重修杭州的防潮坝。

    徐渭虽然在南京,但是一直和胡宗宪私交很好,一直保持通信往来。

    他说道:“这一次胡公修的这快,还是因为用上了最新的材料。”

    “什么材料?”

    徐渭笑着说道:“大都督不是写在天工开物中的嘛?水泥。”

    “胡公发现水泥是绝佳的挡浪堤的材料,胡公用铁条为基,灌注上水泥后做成多面体的石块,堆放在海坝下方,就能有效的抵挡海潮侵蚀。”

    苏泽惊讶的都要站起来了,这不就是钢筋混凝土嘛?!

    胡宗宪竟然想到了这个办法!

    苏泽当年在《天工开物》上提出的“煅烧水泥法”,在解决了炼铁炉温之后,很快就煅烧出来了。

    胡宗宪听说福建烧出了这种材料之后,立刻让人从福州运来,用来在杭州建造防波堤。

    果然这种方法要比搬运石头快多了,只需要在海岸堤坝上灌注成型,然后直接推到海岸堤坝上就可以了。

    所以胡宗宪才能用这么短的时间,在杭州重修海堤。

    胡宗宪果然有东西啊!

    不过更让苏泽激动的是,钢筋混凝土这项工业时代基建的基石,竟然就这样发明出来了。

    接下来苏泽所有外客一律不见,政务都交给徐渭处理,军务都交给林默珺处理,经济上的事务都让福州的方望海处理,潜心在南京闭门写书。

    九月末,西安。

    一路逃到了西安的嘉靖,进入西安城中,看着西安高大的城墙,总算是有了安全感。

    西安是有大明藩王的,当代秦王朱敬镕连忙在西安城外接驾,见到这位远房亲戚,嘉靖皇帝也忍不住老泪纵横。

    秦王将自己的府邸让出来给嘉靖作为行宫,秦王府建造的非常豪华,占地面积也极大,这让一路上风餐露宿非常疲惫的嘉靖非常满意。

    秦王府是第一代秦王朱樉所建造,朱樉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次子,也是马皇后所生。

    朱樉一到任封国之后就大兴土木,将秦王府修建的非常豪华,将封国内搞得民怨沸腾。

    朱元璋只是将朱樉召回南京,让他“反省”了一年,就又将他放回了封国。

    朱樉依然我行我素,经常虐待王府的下人,后来被忍无可忍的宫女下毒毒死了。

    后面的秦王虽然不如朱樉这么残暴,但是也非常贪婪,关中本来就不富庶,但是秦王府依然积累了大量的财宝。

    前几年关中大地震,关中百姓甚至一路乞食到京师,西安知府请求秦王赈灾,秦王朱敬镕却一毛不拔,不肯赈济灾民。

    这一次迎接嘉靖,朱敬镕却挥斥巨资重新修葺王府,还强行要求官府征调徭役给他修宅子。

    果然嘉靖十分的满意,只可惜他的好心情还没持续多久,就接到了儿子裕王在京师被百官拥立登基的消息。

    听到了这个消息,嘉靖只觉得天崩地裂,他连忙招来他的首辅徐阶议事。

    “徐阁老,这逆子在京师篡位登基,且为之奈何!?”

    徐阶现在已经六十岁了,这一路上他心力交瘁,已经从微胖富态的富贵阁老,瘦成了岣嵝的老人。

    他的头发要比当年的政敌严嵩还要白,听到裕王登基的消息,徐阶几乎没有任何情绪变化。

    徐阶抬起头,看着这位秉持国政四十多年的皇帝问道:

    “陛下,九边和京营都效忠太子。”

    这下子嘉靖终于冷静一些,他用手拍打桌案道:“逆子!逆子啊!”

    发泄完毕之后,嘉靖也知道自己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他问道:“那朕要如何?”

    徐阶说道:“太子的人应该在路上了,只要陛下体面,太子也肯定会给陛下体面的。”

    嘉靖怒不可遏的说道:“你这老狗!当年离京册立太子就是你提请的!莫不是早就勾结了那逆子!”

    “来人啊!将这老狗抓起来!”

    嘉靖说完,门外却无一人应答。

    别怪肥鸟保守,有些东西只能这么写写了,可别404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