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新思想,新学说

    第367章 新思想,新学说 (第2/3页)

村,帮着百姓一起耕种劳作,处理纠纷,安抚乡民,帮助百姓发声。

    而百姓看到这些读书人来帮助他们,也对这些读书人非常尊重,让更多的读书人体会到了被人尊重和需要的感觉。

    而另外一些原本就对道德文章不感兴趣的读书人,现在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研究苏泽所说的“天理”了。

    毕竟苏大都督也说了,通晓“天理”也同样能造福万民,你看新的织布机不就是了吗?

    新学之风不仅仅刮出了江南,就连明廷控制的区域,也被这股风潮影响。

    正在徐州的张居正,正在书房中阅读苏泽的《三经新注》。

    看完之后,张居正只能叹息了一声,这几日他都在钻研《三经新注》,想要从书中找到漏洞攻击苏泽的学术,只可惜张居正的经学水平不够,根本找不到能够反驳的地方。

    而《三经新注》所提倡的“天赋民权”,“理性主义”和“入世实践思想”,也很对张居正的胃口,他本来就不喜欢陆王心学中的那些空谈的部分,苏泽的新学更有操作性和入世性。

    张居正叹息一声,命令书童将《三经新注》用快马送到京师去。

    这些日子整个明廷大事不断,先是隆庆登基,又是嘉靖退位。

    高拱提出新务运动之后,张居正就在徐州上书支持,也在徐州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新务运动。

    可就在明廷上下期待着这场“改新”,能够让朝廷焕发新活力的时候,湖广景王受诏的消息传来,明廷震动!

    湖广是大明的粮仓,重要性可想而知,谁也没想到上皇在退位之前竟然还发过这样的圣旨。

    湖广是张居正的老家,如今家被偷了,张居正的心情烦躁。

    他有预感,朝廷肯定会优先对付景王,而自己这支驻扎在徐州的军队,很有可能被调往湖广镇压。

    那自己在徐州的经营,岂不是要拱手让给东南贼?

    和张居正预料的不错,在景王高调在武昌宣布受诏,起兵对抗东南贼之后,京师的明廷震动。

    隆庆连忙召集手下重臣开会,商讨如何应对。

    这一次,群臣的意见出奇的一致。

    内阁首辅杨博直接表示:“陛下,景王受的是上皇的乱命,我大明自靖难后,从没有藩王领兵的道理,请陛下速发旨意镇压!”

    高拱也说道:“今年秋冬二税已经在征收了,此时湖广不容有失,从京师调兵都太晚了,请陛下给徐州的张居正下令,让他出征湖广!”

    隆庆也明白镇压景王的重要性。

    东南贼确实棘手,可是和景王比起来那就是远忧了,此时景王才是近祸。

    不过刚登基就逼迫父皇退位,如果再打景王,日后史书上怕是要留下“逼父杀弟”的骂名。

    这些日子隆庆的政治水平也有所长进,他捂着脸说道:“骨肉亲情,实不忍动刀兵啊!”

    高拱立刻说道:“陛下!景王若是念及骨肉之情,听到您登基的消息就应该乖乖退回德安,而不是起兵夺取湖广军政大权,他这是在谋逆!”

    隆庆擦干眼泪说道:“朕也问,要攘外先安内,既然如此,那就给徐州的张居正下令,让他立刻进入湖广,镇压景王叛乱。”

    “陛下英明!”

    就在明廷调兵遣将,忙着镇压景王的时候。

    在今年的秋粮入库之后,东南果然展开了新一轮的军事行动。

    率先动手的是没有参加北上作战的第四旅。

    第四旅的前身是戚家军,南下广州作战之后就一直在广东休整。

    其实在占据了潮州和广州之后,明廷基本上放弃了广东沿海各府,将广东所有的兵力都抽调了韶州府,驻扎在韶关。

    明廷还从广西调遣狼兵囤驻在连州城附近,明廷的目标很明显,就是要防止广东的东南新军北上进入湖广。

    韶关,是连接广东和湖广的重要通道。

    早在秦始皇派兵统一岭南的时候,于都庞、萌渚两岭余脉间筑潇贺古道,由湖南道州、桂岭直达广东的封开和韶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