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威尼斯人在广州

    第382章 威尼斯人在广州 (第1/3页)

    广州港。

    罗兰佐带着货物,从一艘葡萄牙人的商船下船,看着繁华的码头区,这名年轻的商人对这座远东新港口充满了期待。

    和罗兰佐一样,这艘船上大部分乘客都是他这样“拼船”的小商人。

    这些商人没有能力购买或者租借一整艘远洋货船,他们只能租下商船上的一个舱位,亲自押送货物跨越海洋抵达了广州。

    罗兰佐这样的商人,在葡萄牙口中称呼为“散商”,租给他们的舱位也都是最底层的舱位。

    罗兰佐押上了自己全副身家,连妻子杰西卡和他私奔时候,从他岳父那边投来的宝石戒指都抵押掉了。

    罗兰佐带来这个遥远东方国度的货物,就是他老家威尼斯的特产——玻璃。

    罗兰佐是一名逃亡奥斯曼帝国又在萨法维王朝做生意破产后前往大明最后一搏的威尼斯商人。

    罗兰佐本来是威尼斯人,他爱上了犹太商人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虽然在私奔之后杰西卡改信了基督教,但是她犹太人的身份依然备受歧视。

    让人讽刺的地方在于,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反而是整个亚欧地区宗教氛围最宽松的地区。

    奥斯曼帝国只对额外信仰的国民多征收一些税赋,而且只要改信也不会对原信仰歧视,对于血统民族问题更是宽容。

    罗兰佐在威尼斯混不下,只能带着妻子前往奥斯曼。

    当时抵达奥斯曼之后,罗兰佐又发现生意没那么好做。

    奥斯曼人的迅速扩张,随着1517年奥斯曼攻占开罗,彻底控制了整个红海航线,这是地中海东部贸易的咽喉。

    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的扩张,也是欧洲兴起大航海时代的推动力之一。

    正是因为地中海东部的红海航线彻底被奥斯曼人控制,所以欧洲诸国才迫切的需要一条新的航线,继续从东方获得商品。

    这才有了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开辟大西洋航线的运动。

    随着大西洋航线的繁荣,最受伤的不是奥斯曼人,而是威尼斯人。

    威尼斯人的崛起,就是靠着拜占庭帝国将地中海贸易包给他们,靠着在东西方做“倒爷”起家的。

    可是随着拜占庭帝国覆灭,威尼斯商人靠着灵活的“信仰”底线,还能从奥斯曼帝国那边做生意,但是已经失去了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税收优惠。

    奥斯曼人向威尼斯商人收取重税,让原本利润丰厚的地中海东方航线利润下降。

    而大西洋航线的开辟,新的竞争者,比如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兰人的出现,让威尼斯人的处境雪上加霜。

    罗兰佐这样前往奥斯曼做生意的威尼斯商人不少,可是刚刚带着妻子抵达奥斯曼后,罗兰佐发现这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奥斯曼不是天堂,这里的商业环境要比威尼斯还要卷,罗兰佐这个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本的新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地中海贸易。

    罗兰佐在和妻子私奔的时候,曾经承诺给她更好的生活,可是现在还不如在威尼斯呢。

    迫于无奈,罗兰佐只能换一个赛道,搞差异化的竞争。

    他选择前往奥斯曼帝国再往东的萨法维王朝做生意。

    萨法维王朝和奥斯曼帝国是中东地区的竞争者,两国虽然也是死敌,但是这也是一个强大的帝国。

    而萨法维王朝帝国的位置非常重要,卡住了东西方贸易的咽喉,位于当时正在发展的欧洲、中亚和印度之间。

    萨法维王朝的地毯、丝绸和纺织品在奥斯曼和欧洲都很受欢迎,所以两国虽然交恶,但是依然不少奥斯曼商人往来两国贸易。

    罗兰佐前往萨法维王朝放手一搏,结果又是吃了大亏。

    这一次倒是和苏泽有些关系。

    印度土布曾经是奥斯曼帝国畅销的货物,罗兰佐购买的就是这些土布。

    可等到他将印度土布带回到君士坦丁堡的时候,却发现市场上印度土布价格一落千丈,君士坦丁堡的贵族和富人们,开始追逐遥远东方的新布。

    这种新的布料纺织的很精细,穿起来更加的保暖舒适,还有更加牢固不易掉色的染料。

    据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