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父慈子孝

    第385章 父慈子孝 (第1/3页)

    苏泽笑着看向戚继光问道:

    “我的征南将军,您认为需要多少人能够踏平安南呢?”

    戚继光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名将,而是一名积极拥抱新式武器的将领。

    在苏泽的历史时间线上,戚继光很快就认识到了鸟铳的重要性,并且非常推崇这种武器。

    在戚继光晚年,又在北方防线上发展出了战车和火器对抗骑兵的战术,并且整顿了北方防线。

    在赋闲的这段日子,戚继光一边在东南游历,一边研究苏泽用兵的技巧,研究东南新军的战法。

    名将就是名将,戚继光已经意识到火器的出现,战争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戚继光笑着说道:

    “那就要看大都督需要怎样的一个安南了。”

    “此话怎讲?”

    戚继光掰着指头说道:

    “若是大将军需要一个完整的安南,那非十万人不可。”

    完整的安南,不仅仅包含了安南的南北两方,还包含了安南的藩属国占城。

    戚继光说的完整的安南,就是彻底占领这些地区,委派官吏,改土归流。

    苏泽摇头说道:“整个东南都没有这么多兵马。”

    戚继光说道:“若是退而求其次,那就占领安南北部和红河平原这两块地盘,北部可以和广西连成一体,红河平原粮仓富庶,以这两块地方为基业,想办法同化安南,让其返回中原故土。”

    “这需要多少人?”

    戚继光说道:“一万人马。”

    安南的地形,用一句俗语说,就是“一根扁担挑起两个粮仓”。

    海岸线狭长的国土,一南一北两个平原粮仓。

    这两个粮仓,分别是河内附近的红河平原和最南端的湄公河平原。

    苏泽继续摇头说道:“东南都督府不可能将这么多人人马派去安南的。”

    戚继光继续说道:“那就只有从海上进攻交州,占领河内之后再徐徐图之了。”

    苏泽问道:“这需要多少人马?”

    戚继光说道:“五千足以,但是需要东南的火炮火枪,还需要那几种新武器。”

    苏泽说道:“那就请征南将军在两广募兵,员额五千人,军官可以从第四旅中选派一半人,这些都是戚将军的旧部,您指挥起来应该很容易。”

    “武器的事情没问题,但是要从海上进攻安南,船只由广州府建造。”

    戚继光立刻说道:“安南的气候分为旱季和雨季,很快就到安南雨季了,雨季道路泥泞难行,还有瘴气瘟疫,属下可以先在广西募兵练兵,等到秋后再进攻安南。”

    苏泽立刻说道:“说到瘴气,再从李时珍医学院拨一批军医官随军前往。”

    戚继光抱拳说道:“多谢大都督!”

    就在两人继续畅谈安南局势的时候,突然有人进来报告,南直隶巡抚徐渭求见苏泽。

    苏泽连忙让徐渭进来,只看到徐渭一脸激动,他看到戚继光之后先是一愣,接着笑着向苏泽说道:

    “恭喜大都督又得一猛将!”

    苏泽摇头说道:“戚将军出山是为了公义,非我私人,因为说恭喜东南又得一猛将。”

    “文长,你匆忙要见我,所谓何事啊?”

    在苏泽闭门玩沙子的这段日子,大都督府的政务有不少都是徐渭代为处理的。

    正常情况徐渭都不会求见苏泽,更不要说如今已经是晚上了。

    徐渭连忙说道:

    “武昌派来使者,景王和赵贞吉准备投降我东南,希望九江能派兵接管武昌!”

    听到这个消息,戚继光一下子站起来。

    作为兵法大家,戚继光当然知道湖广对于明廷的重要性。

    湖广熟,天下足。

    而武昌的位置又格外的重要。

    所谓湖广是粮仓,湖广最大的两个产量地区,就是两湖平原。

    两湖平原分别是湖北的江汉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

    江汉平原,汉就是从襄阳流向武昌的汉水,而江就是从荆州流向武昌的长江。

    江汉平原的核心地带,就是以襄阳、荆州和武昌为三角的一大片平原区域。

    江汉平原内湖泊星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