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武昌易帜

    第388章 武昌易帜 (第2/3页)

来的使者。

    让景王和赵贞吉惊讶的是,东南派来的使者,竟然是一名朱明宗室。

    来的人正是现任凤阳巡抚,朱明奉国将军朱聪浸之子朱华烨。

    当年囚禁在凤阳皇城的宗室造反,推举朱浸聪献城,朱华烨就是率先打开凤阳城门的人。

    后来苏泽亲自问朱家父子要什么赏赐,朱聪浸被留任为凤阳知府,而朱华烨则加入了林德阳所在的第三旅。

    在后来几场战斗中,朱华烨都表现优异,被推荐到南京陆军学堂进修,如今是第三旅第三营的营长。

    在军中的锻炼后,朱华烨不再是从前瘦弱的样子,他的皮肤晒黑了,身穿便装站在景王和赵贞吉面前,气势上却一点不落下风。

    景王为了见东南的使者,还专门穿上了他就藩德安时候传的礼服,赵贞吉也换上了朱红色的官袍,可是他们眼前的朱华烨,完全是一副不在意的样子。

    “东南新军第三旅第三营,朱华烨,奉苏大都督的命令,和两位商谈武昌归正的事情。”

    景王还想要套套近乎说道:

    “贵使也姓朱?难道也是我朱明宗室?孤听说苏大都督用人不拘出身,就算是我朱明宗室也能得到重用?”

    朱华烨看着满脸富态的景王,忍住自己厌恶的表情,但还是点头承认了自己朱明宗室的身份。

    景王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他认为苏泽派遣一名朱明宗室来谈判,应该是想要厚待自己。

    景王甚至上前,想要拉住朱华烨表示亲近。

    但是朱华烨立刻退后一步,和景王保持距离。

    他们父子是朱明宗室,但是被地方官员克扣禄米都快要饿死了。

    同样是就藩在山西的宗室,代王却富得流油,侵占大量的官田民田,代王作为山西宗室的头藩,不仅从不接济穷宗室,还伙同山西官员侵吞其他宗室的禄米。

    那时候朱明皇室也没想过这些穷亲戚。

    后来父亲朱聪浸为宗室出头,冒死闯关前往京师上奏嘉靖皇帝,最后的结果是山西禄米的事情没有任何结果,父子二人流放凤阳。

    同样都是宗室,朱聪浸父子这种远支宗室都快要饿死了,还被禁锢不能读书从军,不能做生意甚至不能种田。

    而景王这样的近支宗室,一就藩就分封土地四万倾,还贪心不足继续侵占官田民田。

    朱华烨对于自己宗室的身份厌恶透顶,他没有搭理景王的套近乎,而是公事公办的说道:

    “苏大都督的条件:”

    “第一,武昌必须是无条件投降,我第三旅从水路进入武昌,接管武昌城防,城内所有军队必须缴械向我方投降,在我第三旅进城前,必须维持武昌秩序。”

    “第二,武昌各衙门全部封存,各级官员全部在家中等待甄别。”

    “第三,景王和赵贞吉必须前往南京,大都督要亲自见你们。”

    听到如此苛刻的投降条件,景王和赵贞吉都面如死灰。

    本来他们还以为靠着武昌献城的功劳,可以得到苏泽的厚待。

    赵贞吉还想着苏泽让他留任武昌。

    而景王更是幻想苏泽会拥立自己,毕竟自己是皇帝的亲弟弟,苏泽完全可以在南京扶持一个南明出来,和北方明廷打擂台。

    那时候景王也能在名义上过一把当皇帝的瘾。

    可是苏泽的态度却如此的冷淡,根本不提对二人的赏赐。

    而从东南对待武昌原任官员的态度,也可以看出来,苏泽根本不想继续任用明廷的官员。

    这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啊!

    景王有些后悔了。

    他露出不悦的表情说道:“武昌还在孤王的手里,苏大都督是不是太看不起人了?!”

    “孤也不是非东南不可投,只要打开武昌城,大明军队就驻扎在汉阳,孤可以向皇兄请罪,也不失为一条退路。”

    朱华烨听到了景王的话,表情更加冷淡:“请降是你们提出来的,我们东南只不过提出接受投降的条件,降与不降,二位自便。”

    景王更是生出火气来,大家都是宗室,你不就是投靠东南早了一些吗?

    孤王是皇室近亲,是上皇的儿子,当今皇帝的弟弟!

    “来人啊!将此人押下去!”

    景王喊来护卫,赵贞吉立刻拦着景王说道:

    “殿下,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不如先让使者先去别院休息,献城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