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道德洼地优势

    第485章 道德洼地优势 (第2/3页)

硬着头皮答应了李太后的请求,将重新建造城墙的任务交给李家父子。

    就在明廷一片混乱的时候,安南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戚继光在占领了莫朝的大部分土地之后,就不再继续进军,开始安全新占领的土地。

    顾宪成带领一群从广西选拔的官吏来到了安南北部,开始搭建最基础的政权。

    安南的政治制度基本上都是照搬的中原,而莫朝经历了几次战败和宫廷内斗,基层早就已经失去了治理能力。

    顾宪成带领的官吏迅速建立起制度来,压制住了地方上的豪强,获得了安南北部的百姓拥戴。

    而且安南北部本来就和中原交流很多,大部分人说的都是汉话,所以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北莫王室眼看着大势已去,北莫和后黎又是势如水火,在权衡利弊之后,最后北莫君臣选择了向西进入麓川,投奔缅国这个割据政权去了。

    北莫算是好归化的,实际上整个有明一代,明廷一直在争夺安南北部的控制权。

    每一次当明廷强盛的时候,就会影响甚至控制安南北部,所以当地对于东南也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

    就比如在二十年前,嘉靖十九年的时候。

    当时的云南巡抚汪文盛建议下,云南的黔国公沐朝辅领兵云南的军队,再加上明廷征调两广、福建、湖广狼土、官兵共十二万五千余人,分置三哨,自凭祥、龙峒、思陵州挺进安南。

    商定部署后,沐朝辅进驻南宁,传檄莫朝臣民,声明莫朝太上皇莫登庸父子之罪,劝其降服。

    莫登庸大惧,亲自经镇南关前往沐朝辅军中请求投降。

    沐朝辅允诺,收取莫朝的地图、户籍,飞章上奏此事。嘉靖大喜,改安南国(莫朝)为安南都统使司。

    但是后来沐朝辅早亡,而嘉靖沉迷于修道,明廷也开始进入严嵩执政时代,边境局势进一步恶化。

    莫朝再次脱离了中原的控制,重新变成一个割据政权。

    所以现在东南控制莫朝,对当地人来说不过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后黎那边的情况就不同了。

    后黎占据的领土,是历史上中原设置的交趾地区,但是这个地区从宋代开始,就已经和中原离心离德很久了。

    而靠着北方屏障,安南中南部地区已经很久没有被中原王朝武力进攻过了,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民族意识。

    最大的特点就是升龙府附近的百姓基本上都用越南的京语,而后黎官方也支持汉字变种的喃字作为文字,试图取代汉字在安南的影响力。

    这种去汉化的行为,从十五世纪初的胡朝就开始了,至今已经影响了安南中南部一百多年了。

    所以面对后黎,沈一贯给苏泽的上书中,建议使用和北方不同的策略。

    清化阮氏在后黎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沈一贯建议东南支援阮家,扯起一支反对后黎权臣郑检的队伍。

    靠着阮氏家族的名声,沈一贯又发挥起他在安南的“人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